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工分离过程第一章探析.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二、 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实例1:糖的溶解与结晶 (1) 糖溶于水 形成均匀溶液?混合过程 过程是自发的?熵增加 (2) 从水中取出糖 对体系做功(如蒸馏法) ?分离过程 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熵减少 ;有关分离过程本质的一些描述 (是否准确或全面?) 分离不能自发进行(熵减少过程) 分离在热力学上受阻(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离是逆着大自然的 热力学是逆着物质纯化的 ;实例2:己烷与水混合的实验 不能自发混合 剧烈搅拌或振荡?混合 放置(停止搅拌或振荡)?自发分离 Note:体系中除浓度差(熵效应)外,还有: 水分子间的亲水相互作用势能?对抗混合 水分子和己烷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势能?对抗混合 水和己烷的密度差(重力势能)?对抗混合;实例3:Fe3+和Ti4+的混合实验(一) 混合均匀 Fe3+ Ti4+ Fe3+ Fe3+ 抽掉隔板 Ti4+ Ti4+ 6mol/L HCl 6mol/L HCl 6mol/L HCl 6mol/L HCl 抽调隔板后Fe3+和Ti4+将自发混合均匀,这是因为: 体系中除浓度(活度)差外不存在其他势场。 浓度差对化学势的贡献属熵的贡献, 熵增势能驱使Fe3+和Ti4+在整个体系范围内从有序向无序变化。;实例3:Fe3+和Ti4+的分离实验(二) Fe3+ 、Ti4+ 乙醚,Fe3+ 抽掉隔板 6mol/L HCl 乙醚 6mol/L HCl,Ti4+ 结果:乙醚和水为互不相溶的两相。 Fe3+与乙醚生成离子缔合物: C2H5O C2H5 + H+ ? (C2H5)2OH+ Fe3+ + 4 Cl? ? FeCl4? (C2H5)2OH+ + FeCl4? ? [(C2H5)2OH]+[FeCl4]? ;Ti4+留在水相 Ti4+的亲水作用势能驱使Ti4+留在水相; Ti4+的浓度差产生的化学势驱使Ti4+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 Ti4+的亲水作用势能远大于浓度差化学势,所以,Ti4+留在水相 Fe3+进入乙醚相 Fe3+的浓度差产生的化学势驱使Fe3+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 [(C2H5)2OH]+[FeCl4]?的亲溶剂(疏水)势能驱使Fe3+进入乙醚相; 亲溶剂势能远大于浓度差化学势,所以,Fe3+进入乙醚相;结论: 分离有时是自发过程、混合有时也不能自发进行; 总自由能决定体系是趋向分离、还是趋向混合,即: G总=势能项+熵项=μi+RT lnai 均相体系中只存在浓度差 ?自发混合。 非均相体系中除浓度差外,还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势能)? 各组分趋向于分配在低势能相。(自由能降低);*;*;*;*;*;*;(1) 分离技术的多样性;(2) 分离技术的复杂性;*;*;*;*;*;*;*;*;闭路循环系统: 将过程所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环使用。;实现分离与再循环系统使废物最小化的方法: ●废物直接再循环 例:废水 ●进料提纯 例:氧化反应采用纯氧 ●除去分离过程中加入的附加物质 例:共沸剂、萃取剂 ●附加分离与再循环系统 例:分离废物中的有效物,循环使用;上述原因促使: 传统分离过程不断改进和发展 例:反应精馏;吸附;… 新分离方法不断出现和实现工业化应用 例:膜分离;热扩散;色层分离;…;*;*;*;*;*;*;*;*;*;*;*;*;*;*;*;*;*;*;*;*;*;;;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若干特点 1)传统分离技术改造: 如精馏筛板塔改造为效率更高的填料塔。 2)新型分离过程开发: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