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电机系《自动控制原理》离散控制系统概述
六、离散控制系统 6.1 引言 6.2 z变换和z反变换 6.3 脉冲传递函数 6.4 离散系统数学模型 6.5 离散系统性能分析 6.6 数字控制器设计 6.1 引言 一个系统中,如果控制器是离散的,对象是连续的,则称为采样离散控制系统。如图系统, 虚框中为离散部分而虚框外为连续部分。迄今,总共有1亿多个离散控制系统。 数字控制的优点:1,占用空间小;2,成本低; 3,灵敏、抗干扰性强;4,方便控制算法的重构与复用。在象Boeing757,767自动驾驶系统中没有数字控制器其构成是不可想象的。 在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中为方便起见引入以下假设: 1,定时采样和A/D转换相当于一个每隔T秒瞬时接通一次的理想采样开关,采样时间为0,周期为T。 2,D/A相当于保持器,将数字信号变为连续信号。本课程中假设保持器均为0阶保持器:保 持器输出的值在采样 瞬间等于离散信号的 值,而在两个采样瞬 时之间保持为常值且 等于前一采样瞬时上的值。 若图中虚线所示连续部分为u t ,采样后为u* t ,则其对应的拉氏变换为 零阶保持器的拉氏变换为 传递函数是分析线性连续系统的有力工具,但对序列u* t 和零阶保持器的拉氏变换表明:在离散系统中沿用传统的拉氏变换为分析工具在运算中会出现s的超越函数,带来不便,采用z变换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6.2 z变换和z反变换 若令 或 ,则 这是一种由s平面到z平面的保角变换,可视为拉氏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 z变换的性质:1,线性 2,位移 3,初值 4,终值 (只有 时x k 收敛情况下才能应用) 5,复位移 6,复微分 7,差分 后向 前向 8,卷积 反变换方法: 1,幂级数法(长除法) 例, 适用于简单函数,但难以求闭式解。 2,部分分式法 3,留数法 6.3 脉冲传递函数及离散动态方程 1,取差分方程(前向) 若差分定义如上,则用差分表示动态系统中动 态环节可得到系统的差分方程模型 6.1 在零初值条件下取z变换,得 则 6.2 定义: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序列的z变换与输入序列的z变换之比,称为该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或称z传递函数) 。则 所得的时间序列为零状态响应,且仅在采样时刻有效。若取 则 R z 1, Y z G z R z G z 设系统冲击响应序列为g k ,则 即脉冲传递函数是系统冲击序列的z变换。 若输入系统的为非冲击序列r k , 则 2,离散动态方程 由描述离散系统动态特性的差分方程 6.1 和 6.2 ,可用状态变量为基础列出系统的离散动态方程(单入单出): 6.3 a,高阶差分方程转为离散状态空间方程 算法:方程 6.2 ,将输出序列补至m n,多补出项系数为零。取状态变量为 6.4 经推导可得下列形式的状态方程: 6.5 式中 一般地,m n, 则b0 0, d0 0, D* 0。 例6.1 将2阶差分方程转化离散状态空间方程。 y k+2 +y k+1 +0.16y k u k+1 +2u k 解:设状态变量为 又 d2 b2-a1d1-a2d0 2-1*1 1 则 初始条件 x1 0 y 0 , x2 0 y 1 -u 0 2,脉冲传递函数转为离散状态空间方程 脉冲传递函数实现至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途径和形式不唯一,以下给出一种实现方法: 系统 6.2 ,由z变换的位移定理则得到与脉冲传递函数相应的高阶差分方程 6.1 ,按照 6.4 、 6.5 所给算法,则得到脉冲传递函数的一种实现。 至于由离散状态空间方程求得脉冲传递函数,则可将动态方程先求z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消去中间变量则有 6.6 说明:从离散动态方程到脉冲传递函数的解是唯一的,但反过来不唯一。 c, 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 1o,递推法(适用于计算机,非闭式解) 给定 , 2o,z变换法(闭式解) z变换,得 可以证明,开式解与闭式解是对应的。 3,多入多出系统情况(简单介绍) 离散状态空间方程 式中, 则相应脉冲传递函数矩阵为 离散状态方程的解为 6.4 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输入输出模型(脉冲传递函数) 离散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离散的,对象是连续的,因而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时应首先将连续部分离散化。对输入输出模型,即需要将连续部分传递函数变换为相应的脉冲传递函数。 其方法有二: 1,部分分式法 s域 时域 z域 则相应地 2,留数法 已知连续函数g t 的拉氏变换G s 及全部极点pi,则 所以 (留数) 单极点时 r阶重极点时 例6.2 求传递函数 的z变换。 解:1,部分分式法 2,留数法 将连续部分离散化后,则需要根据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得到总的脉冲传递函数或输出的z变换。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屋建筑学》第6章 建筑构造概论.ppt VIP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桶装水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Robots-will-do-everything》机器人做事课件.pptx VIP
- 项目总体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x VIP
- 浦东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pptx
- 2025D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ocx VIP
- 化工分离习题.doc VIP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数码相机-奥林巴斯-奥林巴斯U-300U-400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