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 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滨 州 医 学 院 教 案 (理论课用)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 授课教师李史清 职称主治医师 授课对象专业:中医内科学 2007年级 中医 班(组)授课时间 2013 年 11月 18 日 4-6 节计划学时3 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起病,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 中风病与口僻 中风病与痫病 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思考题:一、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及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二、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 参考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执 行 教 案 的 自 我 分 析 教或 研观 室摩 指教 导学 教意 师见   教 案 教 案 内 容备注[定义]? 中风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引起的,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历史沿革]? ●中风一病,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描述了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记载较多。提出“内虚邪中”的外因论。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认识到病变部位在头部。?●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并创立了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分证方法。在治疗上主张驱散风邪,补益正气。?②?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代,多以“内风”立论。?③?金元时代:? ????──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强调“湿痰生热”;? ????──王履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④?明代:? ????──张景岳倡“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⑤?清代及近代:? ????──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证治理论。?? ????──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范围]? 中风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