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示意图 ;1912年2月,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公车上书;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影响?;结合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历程,讨论: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近代化与政治、经济近代化的关系?;一个主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提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①魏源 ②陈独秀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共同之处:; ;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谢谢;;;下列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请将其连线。
从背景来看 经历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从方向来看 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程
从任务来看 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
从层次来看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从态度来看 追求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从内容来看 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从作用来看 前后各种思想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南京条约》的签定;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 1811年,马礼逊在广州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揭开西学东渐的序幕。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便将活动基地从南洋迁到中国东南沿海,开始了晚清西学传播史上的新阶段。
1860—1900年西学传播的特点:1.传播机构多种多样。有学校、有报纸、杂志;2.政府创办译书机构。如京师同文馆等,是中国政府主动吸收西学的标志。3.翻译西书量多面广。共出各种西书555种,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书籍的5倍多。4.西学影响逐渐扩大到社会基层。从知识分子到普通市民,从沿海到内地,从民间到宫廷,西学的影响已经随处可见,很多人对西学已从疑忌变为信服。
—摘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近代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