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挥发性有机物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标签:标题]
2016
PAGE7 / NUMPAGES7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挥发性有机物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研究VOCs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排放来源、危害和VOCs常用控制技术基础上,文章介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三种新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目前新技术都取得一定的研究结果,但是对于不同行业的VOCs,单一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工业上常将多种VOCs治理技术组合使用。VOCs组合技术在治理大气污染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膜分离技术
1 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得到广泛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定义,VOCs是指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1]。
VOCs排放来源广泛,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它们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能导致人体的肝、肾和神经中枢等形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的病变,有些会产生“三致”效应。VOCs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VOCs治理对于保护环境、国民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VOCs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目前,VOCs治理技术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预防性措施,以更换设备、改进工艺等为主。第二类是控制性措施,以末端治理为主。现阶段末端控制技术是VOCs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包括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回收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包括吸收技术、吸附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等。销毁技术主要采用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焚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生物技术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2]。吸附技术、热力焚烧技术和催化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治理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文章就这些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加以介绍。
2.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通过高压脉冲放电在常温下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粒子,进而与VOCs分子作用而电离、离解或激发VOCs分子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反应,使VOCs降解为CO2和H2O。目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按放电形式可分为电子束照射法、介质阻挡放电法和电晕放电法等技术[3]。各种放电形式获得的高能电子的能量分布和能量密度差别很大。但由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因此该技术也成为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者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乙烯、庚烷、三苯等有机废气,均具有良好的脱除率。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还存在不足之处:臭氧问题,腐蚀设备,污染环境;X射线辐射作用;无选择性,高能电子会降解N2和CO2,浪费资源;设备要求高,投入成本高,运行功耗高且不稳定。因此,等温等离子体治理VOCs基本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工业运用相对很少。
2.2 光催化技术
近几年,光催化技术成为VOCs治理的研究热点。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半导体催化剂与VOCs分子接触,在光照条件下光催化剂产生电子空穴对,光致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其表面吸附的OH-和H2O分子氧化成OH?,利用OH?强氧化性将VOCs降解为CO2、H2O和无机小分子物质[4]。
光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光催化剂。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分为两类,一类是TiO2基光催化剂,主要是指纯TiO2和改性的TiO2[5]。另一类是非TiO2体系,比如ZnO、CdS和WO3等。其中TiO2基光催化剂运用最广泛,其来源广、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高,没有毒性。光催化的研究内容涉及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作用机理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工程化、光催化技术的各种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等等从基础到应用研究等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光催化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光催化分解过程中,机理不明确,通常会产生有害中间产物,降解不完全可能会形成二次污染问题。其次是VOCs浓度较低时,光催化反应缓慢,效率较低。同时,催化剂本身存在量子效率低、固定困难、催化剂能否均匀负载、催化剂失活等问题,难运用于处理数量大、浓度高的工业废气。因此,目前光催化技术也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2.3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治理VOCs与其他膜分离过程一样,利用天然膜或人工合成膜的穿透、滤过或其他动力性质不同,将VOCs分子从混合废气中分离出来的技术[6]。
膜元件是膜分离技术的装置中心。常用的膜元件包括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