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胶体和乳状液资料
;第四章 胶体和乳状液;;第四章 胶体和乳状液;曹月欣 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胶粒对光
的散射形成。
光照射到分散系表面时,
出现三种情况:
反射、透射、散射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在介质中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扩散 胶体粒子自动地从浓度大的区域移向浓度小的区域,最终达到浓度均匀的状态。
3.沉降 胶体粒子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的现象。;(三)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
外电场中胶粒定向移动
的现象。
电渗在外电场下,分散
介质通过多孔性物质定向移
动的现象。
2.胶粒带电原因
●胶粒选择性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带电离子
●胶粒表面分子的解离;二、胶团的结构
以AgI溶胶为例:
;三、溶胶的相对稳定因素和聚沉
(一)溶胶的相对稳定因素
溶胶能够相对较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性质。
原因:
1.胶粒带电 同种带相同电胶粒,相互排斥,阻止聚沉;
2.溶剂化膜-水化膜的存在 增加水化膜厚度。
(二)溶胶的聚沉
溶胶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分散系沉淀出来的现象。
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中和胶粒电荷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相互中和
3.加热 热运动加快,使胶粒聚沉;曹月欣 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四章 胶体和乳状液 第二节 高分子溶液;(三)高分子溶液稳定的原因
1.原因
主要是含有大量亲水基团,能形成致密水化膜。
亲水基团:
2.盐析
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物质从溶液中聚沉析出的过程。
二、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的稳定性。
生理意义:使血液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微溶盐能以溶胶形式稳定存在。当某些肝、胆疾病使血液中蛋白质减少,此保护作用减弱,就有可能在肝、胆中形成结石。;曹月欣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 一定条件下能Es与表面积ΔA有下列关系
Es = γΔA γ↓,ΔA↓ Es ↓
(二)吸附
吸附是指液体或固体表面吸引其???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聚集其表面的过程。
1.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固体表面可通过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以降低其表面张力。
包括 物理吸附(范德华力)和化学吸附(化学键力)
2.溶液表面上的吸附 一定条件下,纯液体有一定张力,若向 液体加入溶质,溶液的表面张力随之改变。
1)正吸附 加入的溶质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吸附。
2)负吸附 加入的溶质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吸附。;(三)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物质 凡是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产生正吸附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
2.表面惰性物质(表面非活性物质) 凡是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产生负吸附的物质。
3.产生原因 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 既包含亲水基团又包含疏水基团,具有不对称分子结构。
;4.常见的表面活性物质 长链脂肪酸盐(如硬脂酸钠)、合成洗涤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细胞膜的脂类(如磷脂、糖脂等)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质
5. 作用 乳化、润湿、增溶、消泡。
二、乳状液
1.乳状液 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粗分散系。
2.乳化剂 想要制得稳定得乳状液所必须加入的表面活性物质。
3.乳化作用 乳化剂能够使乳状液稳定存在的效果。
4.乳状??的类型 O/W 或W/O;(五)乳化剂在医学上的意义
1.一些不溶于水的油性药物常制成乳状液 。
2.消毒和杀菌的药物也常制成乳状液。
3.胆汁酸可以将脂类乳化成直径3~10μm的混合微团,增大了消化酶与脂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类的消化、吸收 。
4.脂肪乳剂是各种形式的乳状液,牛奶是天然的乳状液,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
三、微乳液
1.概念 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按适当比例混合,自发形成的一种各向同性、透明、低黏度、稳定的特殊乳状液,简称为微乳。
2.分散相微粒直径 10?100nm
3.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O/W 或W/O;;(五)微乳液的特性
1.具有超低的表面张力 在微乳液体系中,油/水界面张力可降至超低值10-7~10-6N/m。
2.有很大的增溶量 W/O型微乳液对油的增溶量一般为5%左右,而O/W型微乳液对油的增溶量一般为60%左右。
3.粒子直径很小 乳液液滴的大小一般为10~100nm,胶束的大小一般为1~10nm,微乳液的粒径介于胶束与乳状液之间。
4.热力学稳定性高 乳液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