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文部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中文部分

蔬 菜 病 害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主要病害: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根肿病 茄科蔬菜病害 主要病害:疫病、病毒病、青枯病 葫芦科蔬菜病害 主要病害: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 豆科及其他蔬菜病害 主要病害:豆类锈病、芹菜斑枯病、蔬菜根结线虫病 茄科蔬菜病害 Solanaceous Vegetables Diseases 番茄病害: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病毒病、 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 茄子病害:茄子绵疫病、茄子褐纹病、茄子黄萎病 辣椒病害: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病毒病 茄科蔬菜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灰霉病 茄科蔬菜根结线虫病 番茄晚疫病 Tomato late blight 一、引言 Introduction 二、症 状 Symptom 三、病 原 Pathogen 四、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 五、发病因素 Epidemic factors 六、防 治 Control 一、 引言 Introduction 晚疫病是马铃薯和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188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的爆发流行引起大饥荒,造成70万人死亡,150万人背井离乡。 该病害是一种可导致马铃薯茎叶坏死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该病害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 1977,1979年北京严重流行 1983年南京爆发后减产2000t 1990-1994年,昆明5年内爆发3次 1999-2002年,广西地区有5次明显的流行 200-2003年,甘肃平凉发生面积达到60% 2002-2003年,厦门发生面积达到50% 症 状 Symptom 发病部位;主要危害蕃茄的叶片、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开始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有白霉。 茎及叶柄发病,很快绕茎一周呈现软腐症状,引起病部以上枝叶萎蔫。 果实发病,主要危害青果,病斑呈现不规则的灰绿色水渍状硬斑块,但病果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可使果实迅速腐烂。 三、 病 原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从气孔伸出,无限生长,孢囊梗膨大呈节状,顶端尖细。 生理小种 致病疫霉的生理分化非常复杂,不同寄主、不同地域或生态环境均能影响其分化,而且病原菌不时发生变异,导致毒性、侵染力和寄主范围等特性发生改变。 2004年,首次明确了我国番茄晚疫病菌共有8个生理小种。 交配型 致病疫霉有A1和A2两种交配型。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当A1和A2菌株同时存在时才可通过异宗配合形成卵孢子 1956年,墨西哥首先发现A2交配型 1996年,我国首次报道北京、内蒙、山西、云南发现A2 A2交配型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 交配型属于生理表型的范畴,对研究病菌的性分化与病菌繁殖起重要作用 交配型的本质是性激素的作用 A2交配型菌株的来源 由墨西哥迁移而来 各地原本存在,发现时间不同 A1菌株突变与体细胞重组后自发产生 A2交配型的出现使病菌的有性生殖成为可能,卵孢子可在土壤中顺利越冬,导致病害流行的可能性增大; 卵包子产生过程可能发生有性重组,从而产生大量不同的基因型,导致新的致病力更强的菌系和小种的产生,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加速了病害的流行。 生物学特性 病菌形成孢子囊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 孢子囊必须在水滴或水膜存在时才能萌发。 孢子囊萌发方式和速度与温度有关。 10-13度条件下产生游动孢子,3-5h即可侵入 高于15度时直接萌发产生芽管,5-10h才能侵入 病菌侵入寄主后的扩展蔓延速度以20-23度时最快,潜育期最短 遗传多样性 番茄晚疫病菌菌株与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同源性为99.17%;(ITS序列分析) 不同寄主的菌株间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不能完全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群,而是交叉分布在不同的遗传组群中;(RPAD) 四、 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 越冬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或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危害,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传播和侵染 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病株。 温度15度以上时,孢子囊不产生游动孢子,直接产生芽管侵入寄主,低温下萌发释放游动孢子以侵入寄主。 病菌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3-4天后病部可形成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流行特点 晚疫病在田间的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心病株出现阶段、普遍蔓延阶段、严重发病阶段 该病害为典型的单年流行病害 番茄晚疫病的流

文档评论(0)

st4739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