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 目 录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二、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三、工程质量管理 五、施工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七、获奖情况及工程社会影响 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CL-5标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41+700,位于溧阳市上黄境内,外圩村北侧;终点桩号为K46+300, 位于溧阳市溧城镇境内,石塘村和后庄村东侧,路线主线长4.60公里,双向四车道,宽度 28m,总造价2.17亿。本合同段中中河大桥预制箱梁的主要工程量为:25m箱梁共计128榀、29m箱梁24榀,最重为29m边跨梁(箱梁最重约为90t);石界滩特大桥预制箱梁的主要工程量为:25m箱梁共计372榀,均采用就地预制、预应力后张法工艺施工。 一、工程概况 图1.1 工程地理位置图 参 建 单 位 勘察设计 建设单位 常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监督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量监督 江苏润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二、工程特点及难点 2、工艺阐述的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该工艺主要阐述预制箱梁智能张拉,同样适用于空心板梁、连续梁、连续刚构等结构的张拉,也可用于边坡锚索、先张法等施工。 3、工艺所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CL-5标工程桥梁施工图》 三、工程质量管理 4、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图 三、工程质量管理 5、施工方法说明和主要设备等资源的配置 5.1张拉顺序说明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说明进行张拉,设计文件未说明,则按照腹板、顶板依次张拉,先两边后中间对称张拉,先长束,后短束的张拉顺序进行施工。 5.2施工方法说明 和传统张拉相比,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预应力张拉全过程自动化,具有张拉力到位,同步精确,自动控制张拉应力、延伸量、加载速率、停顿点、持荷时间等要素的特点,同时还实现了适时监控、规范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等管理功能,能有效杜绝人为因素干扰,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本工程预制箱梁张拉采用120T千斤顶进行数控张拉,两个千斤顶对称张拉,以石界滩特大桥42跨右-4箱梁N1(高)束张拉控制应力0%、20%、100%进行阐述。 本次张拉预制箱梁理论计算伸长量(见表5.1-1) 张拉控制说明:现场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低松弛Φs15.20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 0→10%应力→20%应力→σcon(持荷5min锚固) 。伸长值:△L﹦△L1+△L2;式中:△L1为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L2为相邻级应力张拉伸长量差值。 三、工程质量管理 表5.1-1计算理论伸长量176mm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张拉前首先由技术员将张拉钢束按照张拉顺序进行编号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同张拉设备进行链接,准备工作做好后,启动电源键,按顺序一键完成钢绞线的张拉。张拉过程界面见下图: 图5.1-1 准备张拉,压力、位移均为0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图5.1-2 应力10%时张拉应力两端分别为3.78MPa、3.83MPa; 位移量为12.1mm、16.8mm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图5.1-3 应力20%时张拉应力两端分别为7.58MPa、7.5MPa; 位移量为22.0mm、26.3mm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图5.1-4应力100%张拉应力两端分别为37.39MPa、37.56MPa; 位移量为97.8mm、97.4mm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张拉伸长量自动生成数据表(见表5.1-2) 表5.1-2张拉记录数据 结果分析:上表为电脑终端显示最终伸长量为174.4mm,误差为-0.9%,远远小于规范要求的±6%。 四、工程“四新技术”的应用 5.3主要资源配置 5.3.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表5.2-1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智能千斤顶 1200KN 2 液压泵 Y10012-4 2 笔记本电脑 联想 1 手拉葫芦 5T 2 切断机 QGW-1 2 5.3.2主要人员配置 表5.2-2 工种 人员 工种职责 班长 每作业班组一人 负责本班组协调调度 技术负责人 每作业班组一人 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电工 每作业班组一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