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凶险型前置胎盘12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产科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观察组)与384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发生胎盘粘连(22.6%)、胎盘植入(44.5%)、子宫切除(20.3%)、产后出血(51.6%)及输血(42.2%)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7%、5.2%、1.8%、11.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53.9%)明显高于对照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环节。
凶险型前置胎盘128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是产科的急症和重症;凶险型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又是前置胎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凶险型前置胎盘是由Chattopadhyay等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眙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眙盘植入。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常常导致产时、产后不可预见的大出血,且不易控制,增加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产妇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1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危害及围手术期处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总分娩数43652例,选取从我院的产科病房登记处、重症监护病房、妇产科手术室登记处以及孕产妇数据库中收集的前置胎盘患者病例记录1198例(2.7%,1198/43652),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28例(现察组),占前置胎盘的10.7%(128/1198)。
平均年龄31.5(21~46)岁,平均分娩孕周34.9(27~39+5)周。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普通型前置胎盘384例作为对照组,并于电子数据库中获得所有的产科分娩详情。其中记录孕产妇的孕产史、分娩周数、既往分娩史、流产史、手术医师资历等情况,同时记录术中术后所采取的一切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或器械方法和详细的手术经过。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孕周、距前次妊娠时间、孕次、首次发生阴道流血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前置胎盘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胎盘植人,且影像学证据表明患者的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并覆盖子宫瘢痕时即可明确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两组均行剖宫产手术,前置胎盘有无胎盘植入以术中发现及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准。
1.2.2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术中术后出血、子宫切除、输血等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出血量的统计采用负压瓶采集法、面积法测量血染敷料、会阴垫集血称重法。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128例病例均行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凶险型前置胎盘,其中5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而在此胎盘植入病例中超声明确诊断37例(37/57,64.9%),漏诊20例(20/57,35.1%);误诊7例(7/57,12.3%)。另外,观察组完善产前MRI检查的95例病例中,46例病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MRI检出42例(42/46,91.3%),漏诊4例(4/46,8.7%),误诊2例(2/46,4.3%)。
2.2 两组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及子宫切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胎盘粘连38例(22.6%),胎盘植人57例(44.5%),子宫切除32例(20.3%),其中有5例患者术中发现整个胎盘穿透性植人,甚至侵及膀胱,取胎后立即行子宫切除术。66例(51.6%)发生了产后出血,输血54例(42.2%);对照组仅7例(1.8%)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观察组术中胎盘粘连、胎盘植人、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输血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
2.3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其中早产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