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pptVIP

第06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器 ■扁鹊与四诊法 ■甲骨文、金文 ■诗人屈原 ■音乐 ■练习 青铜器 一、青铜器 铜 铅 青铜 镍 磷 锡 …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周礼·考工记》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曾侯乙墓编钟(复原) 司母戊铜鼎 商朝后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此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司母戊鼎 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如果使用红陶坩埚,至少需要70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妇好三联甗 商代,炊具。1976年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器高68厘米,长103.7厘米。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代青铜器 商代的青铜造型艺术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简介 商代。盛酒器。1938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尊高58.3厘米,口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 铜人头像 商代,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属于蜀文化。 扁鹊与四诊法 中 医 看 病 针灸 按摩 汤药 扁鹊 扁鹊像 (选自清朝人绘的《先医神像册》)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山西永济清华乡扁鹊庙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妇科);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史记 · 扁鹊列传》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甲骨文、金文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于是便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日协田”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精选 “月又食”牛骨 这块牛骨属商朝晚期,长24.5厘米,上宽5厘米。牛骨上刻的文字,大意是有关一次月食的记录。据推算,此次月全食时间为公元前1173年七月二日。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精选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这块牛骨上的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一个方国)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这一片是其中之一。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精选 甲骨文字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字体现的刑罚举例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中“象形字” “会意字”举例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男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年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 甲骨文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 文字的演变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大盂鼎铭文是史学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金文 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传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贵族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诗人屈原 屈原像 屈原祠 (在湖北秭归县城东、长江北岸) 《楚辞》书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