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苓
桂
剂
——子午
成员:
陆跃
陆江南
王施慧
伤寒
来
源
刘渡舟先生首先提出
定义:伤寒金匮中以茯苓桂枝为主的方剂
主要包括: 《伤寒论》中
苓桂术甘汤
苓桂枣甘汤
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五苓散
特点和功用
以茯苓桂枝为主药,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
利水渗湿,化气行水
主要针对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病症,尤其是水肿,水气上冲等
生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
病理: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水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气化失司,气不化阴)
《伤寒论》中水液代谢失常病证涉及脏腑:1,肾阳虚衰,或者膀胱气化失司2,脾阳不足,土不制水,水邪上逆3,心阳不足,水邪上凌心胸
水液代谢生理及病理
苓桂术甘汤 (苓桂剂的代表方)
盘古初开
清浑分界
万物成形
芸芸众生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8条)
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反用吐下,使中上焦阳气受伤,形成心脾阳气虚而水气上冲的证候。
苓桂术甘汤
茯苓作用有四:(1)甘淡利水;(2)养心安神; (3)行肺之治节;(4)补脾厚土。所以,茯苓一味而有消阴利水,养心定悸、补脾以固堤坝之全权作用,而为本方之主药。
桂枝在本方作用有三:(1)通阳以消阴;(2)下气以降冲;(3)补心阳以制水寒,而与茯苓配合相得益彰,亦为本方之主药。
白术补脾协助茯苓以远化水湿;
炙甘草则助桂枝上扶心阳,中保脾胃之气,以缓水势泛滥。
苓桂术甘汤
茯苓甘、淡,平。
桂枝辛、甘,温。
白术甘、微苦。
炙甘草甘、气平、性缓。
《伤寒论临证指要》——刘渡舟
水悸——上焦悸
温补心阳,利水降冲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徐x x,女,38岁。自觉心下有气上冲于胸,胸满心悸、头目眩晕,不敢移动,西医诊为“美尼尔”内耳病,然治疗无效,始求中医诊治。切其脉沉弦,视其舌苔白水滑。余辨为水气上冲的“水心病”。头为诸阳之会,反被水寒阴气羁縻,所以发生眩晕与胸满心悸等证。仲景所谓“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是也。方用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朮10克,泽泻20克,炙草6克,连服十数剂而愈。
——刘渡舟
苓桂术甘汤
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汤)
盘古初开
清浑分界
万物成形
芸芸众生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4条)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70条)
胃阳被伤,腐熟无权,水停中焦,水气相搏,因而作悸。
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汤)
茯苓利水消饮,
桂枝通阳下气,
生姜健胃散饮,
炙草和中扶虚。
茯苓甘淡渗利+桂枝辛甘化阳化气
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
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汤)
《伤寒论临证指要》——刘渡舟
水悸——中焦悸
通阳利水, 健胃散饮
苓桂姜甘汤
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汤)
阎某,男,26岁。患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臭味,泻后心下之动悸减轻。问其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脉象弦。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水悸病证。治当温中化饮,为疏: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而愈。
——刘渡舟
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汤)
苓桂枣甘汤
盘古初开
清浑分界
万物成形
芸芸众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6条)
①心阳虚下焦水邪欲冲,欲作奔豚。②心阳虚下焦水邪上冲,发作奔豚。
苓桂枣甘汤
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大枣。 原方剂量比苓桂术甘汤为大。 去白术者, 恐其壅塞以碍气机; 加大枣者, 恐茯苓渗利伤津而劫阴; 况大枣又能补脾气, 亦势在必用。 用甘澜水煮药, 在于不助水寒之邪。
苓桂枣甘汤
《伤寒论临证指要》——刘渡舟
水悸——下焦悸
利水降冲
苓桂枣甘汤
苓桂枣甘汤
张某某,男,54岁。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怖。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乃水停下焦之苓桂枣甘汤证。为疏:茯苓30克,桂枝10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用甘澜水煮药。
仅服3剂,则小便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