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临床免疫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彦召 动物科学学院 第十三章 临床免疫 1909年 Ehrlich最早提出了免疫监视的构想。 在本世纪初有人发现把肿瘤移植同种动物后常常发生肿瘤消退现象。 1943年Gross首次证明了用甲基胆蒽诱导的肉瘤可使小鼠免疫,但所用的实验动物还不算纯系动物。 1957年prehn与 Main用纯系小鼠证实了Gross的结论。 1967年,Burnet正式提出“免疫监视” (immunosurveillance)这一理论。 概述 第一节 肿瘤免疫 概述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外因(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和内因(内分泌失调和机体防御功能减弱)的互作下,组织细胞的某些生长调控基因发生突变或者异常表达的结果。 这些异常组织常表现为肿块,故名肿瘤。 一组照片: 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人新患癌症, 有600万人死亡。 中国每年约有170万人新患癌症, 有120万人丧生。 癌症已成为城市第一、农村第三位的死亡原因。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是明显不同的,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小,易于治疗,效果好; 恶性肿瘤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效果还不够十分理想。 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列表简述 。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核分裂像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继发改变 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续)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二者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它们可有腺上皮层次增加并有一定的异型性,但尚无间质浸润。此类肿瘤有恶变倾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逐渐向恶性发展。    在恶性肿瘤中,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的较早发生转移,如鼻咽癌;有的转移晚,如子宫体腺癌;有的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 3、肿瘤的良恶性也并非一成不变 有些良性肿瘤如不及及时治疗,有时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称为恶变,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    个别的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有时由于机体免疫力加强等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自然消退。    又如见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成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继续分化成熟,使肿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究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不能自然逆转为良性。    关于能否施加各种影响使恶性肿瘤逆转,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一、肿瘤抗原 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是指只在肿瘤细胞表面出现的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 自发性突变的肿瘤抗原,其抗原性较强; ?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其抗原性较强; 有时候能查到病毒的囊膜抗原或核抗原 ? 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抗原性较弱。 2、肿瘤相关抗原(TAA) 是指在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加,而非某一肿瘤所特有。 ? 甲胎蛋白(?FP): ?球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 ? 癌胚抗原(CEA): ?球蛋白,在胃癌、结肠癌、食道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尿道癌等患者血清中均可检出; ? 酸性硫糖蛋白(FSA)和?2糖蛋白(?2GP): 二者可从胃癌患者的胃液和血清中检出。 甲胎球蛋白浓度 是肝癌早期普查、诊断、判断疗效、监视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浓度: 20 ng/ml 异常浓度 100:可能是肝细胞癌 1000: 肝细胞癌 二、抗肿瘤免疫的机理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巨噬细胞、NK细胞、多形核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 体液免疫 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 ADCC效应 ?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