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用残损的手掌_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用残损的手掌说课稿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怎么样?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非常的幸运,但是在几十年前,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那是的中国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受尽凌辱,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假设现在回到抗日战争年代,你被敌人逮捕了,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在监狱里你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 学生自由作答 同学们的答案丰富多彩,而今天我们要讲一位诗人,他同样被敌人逮捕,受尽非人的折磨,那么他会在监狱里干什么呢?他会不会在等饭吃?还是在等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可能对这位诗人不太熟悉,但是他的一首抒情诗大家一定知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大家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 对,就是戴望舒,他在1928创作这首有着谈谈哀愁的抒情诗,但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跟《雨巷》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戴望舒走出了江南寂寥的雨巷,收起了油纸伞,走进了敌人的铁窗,在铁窗下,唱出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 板书“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大家可能对戴望舒不太熟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23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加入中国共青团,作宣传工作,他在早年自费去法国留学,所以他的一些诗歌深受法国诗人的影响。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一系列的报纸和诗刊, 1942年春戴望舒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日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酷刑致残,但始终没有屈服,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并创下这首诗。现在让我们听一下这首诗的配乐诗朗诵。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全文的感情基调,并找出容易读错的字词。并画出停顿和重音。待会儿请同学试一下。 播放诗朗诵4分钟。 三、字词学习 教师黑板上书写: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灰烬 堤上 蹂躏 学生自读3分鈡 四、整体感知 大家读过之后,有没有发现作者前半部分的感情和后半部分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全诗分层,你们会怎么分?第一层到哪儿?(我用残损的手掌总起全文)第二层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悲愤、痛苦。因为诗人摸索到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第三层又是什么情感?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充满爱和希望)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来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歌。教师讲明重音、节奏、语速、停顿问题。 全班朗读3分钟 四、正文学习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作者自己也被日本鬼子抓进监狱,在监狱中,诗人受尽折磨,甚至被打成残废,但是它始终没有屈服。在这种坚强的意志下,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在前部分诗人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和对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暴行的极度憎恨。同时,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和热爱。 (齐读第一二部分,找出意象) 我们看第一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大家想想,当时诗人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他可能去摸索广大的土地吗?(不可能)那么这句话是诗人的什么?(想象)也就是说从这句话开始到结尾都是诗人在监狱中想象。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灰烬”,“血”和“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然后诗人接着又摸到了什么?我请为同学说一下。(家乡西湖、长白山雪峰、黄河、江南水田、荔枝花、渔船) 同学们我们先看这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诗人在这里提到这一片湖,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湖吗?(我们看下一句“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这个湖又在诗人的家乡又有如此美景,只能是西湖) 我们看西湖以前是“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春天,绚丽夺目的鲜花像锦障一样开满了整个河堤。夏天,道路两旁绿柳成荫,折断柳条散发出奇异的芬芳。这是非常美好的西湖胜景。而现在呢?诗人自己身在牢狱,他可能再也看不到了。诗人为什么先写自己的家乡西湖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浓浓的思乡之情) 大家在看这几句是有什么特点?(堤上繁花如锦障—视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嗅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触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使诗人的幻觉世界立体地、鲜明地、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也感到诗人的浓浓思乡之情。 是的,任何人在遇到困难,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自己的家。诗人也不例外。 作者选取意象非常讲究,从北到南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