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窑洞双孢蘑菇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窑洞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土窑洞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浏览次数]128 [发布日期] 2009-11-27 一、堆制培养料 培养料的预湿与堆制: 用麦秸加牛粪,堆制期约需25-28天。由于储备材料都是干的,牛粪和麦秸吸水速度比较慢,加之材料数量又多,堆制时直接浇淋,水容易流失,也不容易均匀,因此在建堆前应提前一天进行预湿处理。其方法是将麦秸浸没在水池或小溪流水里2-3小时,吸水后捞起堆放在一起,也可以将麦秸摊在地面,撒上石灰,并洒水喷湿后进行假堆。牛粪预湿可采用边淋水边翻拌的方法调湿。由于结块的牛粪不易吸水,即使以经过预湿,中间仍是干的,甚至到发酵结束时,粪块中间还是湿而不透,且长有杂菌。因此,事先应将粪块敲打弄碎,以免外湿内干。预湿培养料一般含水量以65-70%为宜。预湿时间一般为1-2天。 建堆时,在培养料中均匀加入1/5的尿素和石膏、石灰总量的1/4。堆料前,撒一层新鲜石灰粉,先铺一层15cm厚的麦秸,宽1.8-2m,长10m,再铺6-8cm厚的牛粪,粪上再铺一层15cm厚的麦秸,如此重复,铺到堆高1.5m-1.8m。料堆每1-2m设一通气筒(孔),堆顶宽度与底宽相差不大,为利于保温,堆顶呈龟背形,四周整理平直。料堆晴天盖一层长麦秸遮荫保湿,雨前要及时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淋,天晴后及时揭去,使料堆能自然通气。 每天早晚要观测料堆温度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建堆后第2天料温即可升至40-50℃,4-5后料温最高可达70-75℃,这时应控制料温,使其不再上升。如果建堆后4-5天料温仍不能升到75℃以上,只在50-60℃之间,则表明发酵不正常,应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情况是因为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培养料因雨淋受潮,严重霉烂变质,堆制前已经腐熟了;或是料堆体积过小,散热快,使料堆保温不良。 当料温上升到最高点,1-2天温度就会下降,待温度下降到65℃时进行翻堆。 翻堆是一项重要工作,要认真进行,且不可因劳动量大而马虎从事。料堆温度分布状况,可分3层,表底层及心层一般温度较低,发酵不好;中层料温高,发酵良好。翻堆前根据料温找出各层的界线,要把中层铺到底部及包在表面,把表底层及心层放在中层。并要拌匀抖松粪草,打破结块,含水量调整到65%左右。发现有害虫,可喷洒溴氰菊脂药剂。翻堆次数以4次为好。 第一次翻堆,添加配方中石灰、石膏总量的1/4,加入1/5的尿素,调整含水量到65%。 第二次翻堆,添加配方中石灰、石膏总量的1/4,过磷酸钙的1/2和豆(饼)粉的1/2,加入2/5的尿素,调整含水量到65%。 第三次翻堆,添加石灰、石膏总量的1/4,加入余下的全部尿素,豆(饼)粉和过磷酸钙,调整含水量到65%。 第四次翻堆,再发酵3-4天,在正常情况下培养料已发酵成熟,即可趁热移入菇洞。进洞时料内喷500倍多菌灵和杀螨剂。调节含水量62%-65%,pH值调整到7.5-8。 发酵成熟的培养料,应为含水量适宜(62-65%)无氨味及粪臭味,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无滑粘感,麦秸纤维强度已经很小,轻轻一拉即断,但不烂成碎段,颜色由金黄变成棕褐。含氮量为1.5%-2.2%,pH值为7.5-8。 二、进料及播种 培养料发酵到期后,趁热运入菇洞。装料时,应将有杂菌污染的部分挑出。并喷洒1000倍的辛硫磷和1000倍的哒螨灵或菇螨净进行药剂处理。同时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及pH值(7.5-8)。菇洞的用料应一次进完,料床的厚度以20厘米为宜。进料结束后,应将撒落的培养料扫净。 一次发酵的要进行药剂熏蒸,再次杀虫灭菌,可选用36℅的甲醛(福尔马林)在中间过道喷洒进行熏蒸消毒。将洞口封闭1-2天,方法及用药量同空菇洞,然后通风换气。 经药剂熏蒸的培养料,要进行一次翻拌,目的是抖松培养料排放有毒气体,并再次拌匀培养料。此时要检查含水量是否保持在65%左右,如偏少,就要在翻料中边翻边喷水,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同时调整pH值在7.5左右,并检查培养料中有无氨臭味,如有氨臭味,表明培养料中氨的含量超过菌丝能忍受的浓度,播种后有杀伤菌丝的危险,应继续翻拌放气,直到闻不到氨臭味为止。 翻料结束后,要使各个部位松紧、厚薄一致,料面不能凹凸不平,否则容易发生积水。料面整好后,用木板轻轻拍平,准备播种。上述两项操作即翻拌及播种,都要注意无菌操作。 播种前选好菌种,首要条件是种质优良并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其次是菌种纯净,不带杂菌,外观上色、形、味无异常,生活力旺盛,菌丝强壮,生长均匀的菌种。最好选用以麦粒为培养基的菌种,这种菌种再生力强,发菌快,产量高,品质好。菌龄要合适,一般用培养60天左右的菌种。菌种从开瓶、挖出、掰块、播种都要注意无菌操作。可用来苏儿或新洁尔灭等药剂进行消毒处理。 土窑洞栽培一般采用撒播加翻播的方法,播种量以每平方米(500ml)麦粒种2瓶。先将菌种掰成杏核大的小块,将菌种总

文档评论(0)

yanp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