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docVIP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

【世纪金榜】(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人教版 【 1.(2015·海南单科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2.(2014·海南单科《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3.(2013·重庆文综《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4.(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5.(2013·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学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拓展性作答也可,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 1.“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2.明朝时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这主要反映了    A.官僚贵族是作为君主奴仆身份而存在 手握国家利器的官员仰仗皇帝的家奴 宦官专权严重加剧了封建政治的腐败 宦官借助专制皇权以抬高自身的地位 3.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加固训练】 从雍正帝开始有鉴于康熙时期皇太子胤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正式宣布了不再公开预立太子的决定改为秘密立储制皇帝生前将写有皇太子人选的遗诏放在木匣内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待皇帝驾崩后由顾命大臣取出公布。这表明    A.传统的宗法制无法维系 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储君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公开立太子会导致诸皇子对储位的争夺,威胁到皇权,故B正确。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概括材料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第一问概括观点,依据材料中“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职在批答……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信息从“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的角度说明;第二问“说明”,依据所学从“内阁的职权和地位以及宦官专权”的角度说明。 答案:观点: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 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