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法律制度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一、土地 法学上的土地主要强调土地所承载的权利 广义:指地球表面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的陆,上至一定高度的空间,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中的自然物。 狭义:指一国领域范围内的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岛屿等一切土地。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二、土地的分类 以土地用途为标准,可以将土地分为: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三、土地管理法 调整以土地为客体形式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调整以土地为客体的各种社会关系 调整土地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四、立法目的 (1)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3)切实保护耕地; (4)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五、土地的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的特征: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不可移动性、交易的限制性、权属的稳定性、权能的分离性、排他性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五、土地的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五、土地的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范围: 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五、土地的所有权 国家土地所有权范围: 城市市区的土地和土地改革时未分配给农民、没有给农民发土地所有证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水面、荒山、荒地、滩涂等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建设征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五、土地的使用权 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特征:派生性、物权性、期限性、取得的法定性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六、耕地保护制度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守住不低于18亿亩这根红线。 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六、耕地保护制度 1、从规划上保证总量平衡 2、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4、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5、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七、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 七、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一经依法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不得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受法律的严格保护。需要占用基本农田应报国务院批准。 实行基本农田补充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 一、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 二、节水法律制度 用法律手段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依法确立和实施农业水资源节约制度 依法促进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应用 依法促进咸水、污水灌溉开源工程的实施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 三、水污染治理法律制度 水源保护区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登记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观看视频: /news/society/201109/59a23d54-07ea-438f-b9af-dc876094de33.shtml 三同时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现场检查制度 第三节 其他农业资源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 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包括乔木、灌木、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牧地、沼泽、林中空地以及森林生态环境。 二、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防火条例》、《农业法》 第三节 其他农业资源保护 二、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植树造林制度 护林防火制度 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 森林资源合理采伐制度 第三节 其他农业资源保护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法律保护 野生动植物资源:非人工种植、驯养的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