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研究.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 内 容 伤口愈合概念 伤口发展史 伤口湿性愈合环境理念 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湿性环境愈合优点 临床应用 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造成组织损伤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重建,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正常伤口愈合过程 伤口收缩与止血 清除坏死组织 炎症期 增生期(修复期) 成熟期 肉芽组织形成 上皮化 毛细血管逐渐减少 新生纤维组织转型 目前国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如按创伤修复过程分为 各阶段间既有区别,又有相互交叉覆盖,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连续的生物反应过程。 伤口的护理 伤口处理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开始.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留下了对伤口处理的记载. 伤口的护理 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 多半使用自然物品(如动物皮毛.蜂蜜.植物叶子,甚至粘土.砂.雪) 十八世纪末期是干燥伤口愈合观念的开始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19世纪,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Pasteur 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原则,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 疼痛 损伤新生成的肉芽组织 结痂 传统伤口处理方法: 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 干 性 环 境 可 延 迟 伤 口 的 愈 合 粘连伤口 每天更换 干性环境 传统敷料的缺点 ?伤口表面严重脱水 ?吸收能力有限 ?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出血疼痛 ?细菌容易穿透 ?易残留碎屑 ?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湿性愈合理论: 1962年伦敦大学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动物试验(猪)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 1963年Hinman进行人体研究,证实湿性愈合的科学性 七十年代“湿性伤口愈合”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湿性愈合实践: 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一代保湿性水胶体敷料 九十年代, 材料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适应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特点,有不同作用的多种敷料。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量超过了传统干性敷料 现已证明,使用保湿敷料能加速伤口愈合和促进组织生长,使上皮生长速度提高1倍 Winter 1962 细胞只会“游泳”,不会“飞”! 现代伤口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 适度湿润的环境+密闭的环境 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1)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2)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 (4)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 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5) 降低感染的机会 (6)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 湿 性 环 境 加 速 伤 口 愈 合 湿性界面,不增加感染机率 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 不粘连新生成的 肉芽组织,更换无痛 减少更换次数, 缓解创面疼痛 减少瘢痕形成 防止痂皮形成 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 湿性愈合带来 伤口愈合速度加快 瘢痕小,实现创面美容 感染率大为降低 缓解创面疼痛 更换轻松,病人无痛苦 可洗澡 对外观及肢体功能影响小 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 清创胶 藻酸盐敷料 渗液吸收贴 溃疡贴 透明贴 伤口愈合的不同时期,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不一样,进而对护理需求和敷料的选择也不相同 不同的愈合阶段…… 使用敷料的目的 止血 促进愈合 提供保护 目前认为理想的敷料应满足三大方面的需要: 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 生物学 病人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敷料分类 传统敷料 纱布 人工合成纤维 现代敷料 水凝胶敷料 藻酸盐敷料 水胶体敷料 泡沫类敷料 活性敷料 抗菌敷料 含生长因子敷料 国外现代敷料的使用率达到35%; 国内现代敷料的使用率只有10%。 常用新型敷料的种类: 水凝胶敷料:清创胶 泡沫类敷料:渗液吸收贴 新银离子敷料:藻酸盐银 藻酸盐敷料:藻酸盐填充条、藻酸盐片状敷料 水胶体敷料:溃疡贴、透明贴、水胶体油纱 April 2, 2017 通过水合伤口的坏死组织,启动机体内源性清创过程,可彻底、无痛地清除坏死组织 高内聚性保证在使用时粘附在伤口上,可用于任何部位伤口 当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后,伤口看上去会比原始创面要大,这是正常现象 (1)水凝胶类敷料 清创胶-清创作用 清创后 (2)泡沫敷料: 特殊的3D发泡结构,能快速、大量吸收伤口渗出液,并原位保留,保持伤口局部湿润 不与伤口粘连,避免更换敷料时再次性机械损伤 即使在压力绷带下,吸收渗出液的性能依然卓著 表层PU半透膜,完全阻隔外界细菌及颗粒性异物,同时允许伤口与环境进行自由的气体交换;隔水功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淋浴不受干扰 柔软的泡沫垫,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