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1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孙晚霞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高尔顿-测量方法的研究;自由联想法(1882) 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1890) 韦特默-开办儿童行为矫正所(1896) 比内-西蒙-编制智力测量(1904) 大卫-行为指导(1907)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20世纪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卫生运动是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根源。 心理咨询的启蒙者:韦特默 心理咨询发展突出贡献者-威尔森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年8月,我国给出定义。 要点:非标准技术:心理咨询;标准技术:心理治疗;不包括药物治疗;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1942):通过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其行为、态度发生改变的过程。 威尔森(1949)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陈仲庚(1989)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 马建青(1992)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其他专家的观点 心理学大词典: 李维 张人俊 赵耕源 三、关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相同点:工作目的一样。 不同点:治疗在操作上是规范化、标准化;咨询不规范不标准 协商解决:咨询属协商解决,治疗属矫治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 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唯物主义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1、心身一体的观点  2、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3、整体化观点 限制性观点  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时间上的限制  感情限制  咨询目标的限制(1)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咨询结束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有限制的。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集中考虑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有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 中立性态度:最恰当表达的词是“理解”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品质 自我平衡能力  能排除负性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干扰咨询工作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的人不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20世纪30年代,丁瓒为我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 70年代,钟有斌先生 80年代,北京朝阳医院建立第一家心理咨询中心。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一)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1、社会化水平  2、社会效益  3、经济效益  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  5、社会的认可  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二)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目前社会需求量大 从职业的低起点入手 从业者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势头保持强劲 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合一体。 中国的心理咨询职业,将以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一邻近学科区别开来 对中国心理咨询师的社会舆论,主流是肯定的。 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艰难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大致分为:关于心理结构、关于人格结构、关于心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 一、关于心理结构 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 潜意识是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 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 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处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构成。 二、关于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原我(本我):  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人格中永存的成份,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快乐原则特点:①以感情欲望为标准;②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③用动作来表现;④感情没有细致的分化 自我: 处于本我和超我中间,按现实原则行事。特点:①有逻辑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②用语言来表达思想;③情感有细致的分化。 超我: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