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茶树害虫6学时-第二节
茶树病虫害 Diseases and Pests of Tea Plant 洪永聪 茶与食品学院 QQ理论学时分配计划(24学时) 第二章 茶树害虫(6学时) 第一节 食叶性害虫(2学时)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2学时) 第三节 钻蛀性害虫与地下害虫(2学时)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2学时) 一、叶蝉类 二、蚧类 三、粉虱类 四、蝽类 五、蜡蝉类 六、其他刺吸式害虫 七、螨类 刺吸式害虫(Suction pests):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口器的一些害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为害茶树的芽梢、叶片、枝干、果实或根;这类害虫隶属于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双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蚧类、粉虱类、蝽类、蚜虫类、蓟马类和螨类等。 一、叶蝉类 茶园叶蝉类(cicadomorpha)害虫:属同翅目叶蝉科,是为害茶树一类重要刺吸式害虫,俗称“叶跳虫”、“浮尘子”、“响虫”等;小绿叶蝉在茶园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假眼小绿叶蝉与茶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1、发生与为害 发生与为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2、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3.5毫米,包括翅长约3.8毫米,全体黄绿色,头顶中部隐约有2个暗绿色斑点,其前方还有2个绿色小圆圈,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部全部鲜绿色;卵香蕉形,孵化前头端出现一对红点;若虫浅黄至黄绿色,共5龄,翅随龄期增大而加长,喜在嫩梢芽叶上爬行。 3、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1年发生10代左右;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不大、气温适宜时最有利其发生;成、若虫怕阳光直射,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为害,成虫产卵在嫩梢表皮组织内。 4、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 药剂防治:喷药宜选择若虫高峰前,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磷、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25%优乐得1500~2000倍液,也可用20%杀灭菊、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最好间隔7~10天,连喷2~3次;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 二、蚧类 茶园蚧类(scale insects)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又叫“蚧壳虫”;茶园中一大类重要害虫,主要种类包括蜡蚧、盾蚧、硕蚧、绵蚧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蚧类的为害明显加重。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opomca) 1、发生与为害 发生与为害:全国大多数产茶省有分布,是华东和中南地区重要的茶树害虫;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梨、苹果等多种植物;以若虫、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上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发芽稀少,树势衰弱,末老先衰,严重时大量落叶,甚至枯死。 2、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雌虫介壳灰白色,长约1.5毫米,狭长略作弯茄状,后端稍宽、前端有一褐色壳点;雄虫体细弱,具翅一对,体淡紫色,腹未有交尾器;卵椭圆形,淡紫色,产在介壳下;初孵若虫椭圆形,淡紫色,有足、触角,腹未有2根尾毛,可爬行,固定后在体背分泌蜡质形成介壳。 3、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长江流域茶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1-3代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1、2代若虫孵化比较整齐。 4、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苗木检疫,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 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 药剂防治:掌握若虫盛孵期,可用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秋末可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喷布。 茶梨蚧、茶牡蛎蚧 三、粉虱类 茶园粉虱类(whitefly)害虫:属同翅目粉虱科;茶园内粉虱主要有黑刺粉虱、柑橘粉虱等,尤以黑刺粉虱在我国局部茶区严重成灾。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1、发生与为害 发生与为害:又名“桔刺粉虱”;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柿、葡萄等多种植物;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并诱发严重的烟霉病,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 2、形态特征 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最新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