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训练1认识健康与心理健康技术分析.ppt

第一单元训练1认识健康与心理健康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练1 认识健康与心理健康 认识、领会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认识、领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综述 任 务 游戏方法 1 2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8-10 人 讨论:健康、心理健康、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做做心理游戏,体会心理历程 谈谈成长经历,交流心理感受 1 说一说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 每个小组自编一份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调查问卷 ,在全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中进行调查 学学心理知识,读读心理故事 □ 一、什么是健康 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出了关于健康的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这一定义标志着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已从生理的、个体的理解发展到心理的、社会的理解。 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①精力充沛 ②态度积极 ③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 ⑤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⑥体重得当 ⑦反应敏锐 ⑧牙齿清洁 ⑨头发光亮 ⑩走路轻松自然 深入解释: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问题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有关学者也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健康观:健康应是能对抗紧张,经得住压抑和挫折,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生活及活动,智慧、情感和躯体能融为一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生机,且富有文明的意义。 新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三个新指标和关于身心健康的八条标准 三个指标:新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要向满足精神需要发展;新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方向发展;新目标,即从追求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 八条标准:快食、快睡、快便、快语、快行、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技巧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恶等 意志过程:有意识克服困难决断、坚持等 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能积极协调地发挥作用;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能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适度并能正确处之。 3.意志健全 在学习上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行动;在活动中具有坚韧性、果断性、独立性和较高的自制力;在工作中具有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活中能克服不良习惯,克制不良欲望,抵制不正当诱惑。 4.意识清醒 在自我认知方面有“自知之明”,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自信、乐观,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自我体验方面,自尊自爱,自我肯定而不是自暴自弃;在自我控制方面,自主、自强、自律,能促进自我全面发展与完善。 5.人格统一 有正确的信念体系和世界观、人生观,并以此为核心把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及气质、性格、能力统一起来,和谐发展;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表里如一;能够抵制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等人格分裂的不良倾向。 6.人际关系和谐 敢于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有着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真诚、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与人相处;能理智地接受和给予爱;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化解矛盾,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 7.行为反应适度 精力充沛、勤学多问、反应敏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而不应是老成迂腐、保守落后或天真幼稚及过于依赖。 8.社会适应力强 在社会环境改变时,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主动调整自我以积极地适应环境;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及态度,使自己的思想、目标、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当社会环境出现负面变化时,不是被动消极地去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保持头脑清醒,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大学生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不能等同。 2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3 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 *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