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第一章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 第三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第四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和食品生产原料处理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食品生产过程 专题讲座1: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作用 专题讲座2: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学习方法 认真预习、听讲,不懂要问; 当场或课后整理笔记; 积极参加每一个实验,认真观察、操作。 成绩分布 考试成绩(60%) 笔记(5%) 作业(5%) 实验:技能、实验报告(20%) 出勤记录(10%):旷课5次补考、10次重修 一、微生物与你和我 一、微生物与你和我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环保——污水清道夫; 基因工程。 微生物引起食物腐败变质 少数病原微生物引起人、动物、植物疾病 但总的来说,人类生存离不开微生物! 可以说,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二、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四、微生物的特点 3.生长旺,繁殖快 5.分布广、种类多 五、微生物学的发展 个体微小 外貌不显 杂居混生 因果难联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时期 史前期 :感性认识阶段 初创期 :形态学发展阶段 奠基期 :生理学发展阶段 发展期 :微生物生化的研究发展阶段 成熟期 :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发展阶段 1、史前期(8000年前-1676年) 2、初创期:形态学期(1676-1861) 1590年 詹森兄弟(荷)制作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4年 罗伯特.胡克(英)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并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 1676年 列文.虎克第一个详细描述了细菌的形态。 1680年 显微镜放大270倍 3、奠基期——生理学期(1861-1897) 微生物学奠基人: - 法巴斯德 .路易斯(Louis Pasteur) 细菌学奠基人: - 德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3、奠基期 巴氏消毒法:62℃持续加热30min 。 证实病原微生物可导致相应的传染病,即传染病是由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所致。 曲颈瓶实验:彻底打破当时流行的“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奠基期 4、发展期——生理生化期(1897-1953) 进展: 进入了微生物生化水平的研究——提出了酶的概念; 应用微生物的分支学科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抗生素等新学科; 开始出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热潮; 在各微生物应用学科较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一门以研究微生物基本生物学规律的综合学科——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 各相关学科和技术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速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5、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期(1953-) 特点: 微生物学从一门在生命科学中较为孤立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迅速成长为一门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 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逐步进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微生物迅速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的对象; 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为控制的方向发展,至70年代初,有关发酵工程的研究已与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紧密结合,微生物已成为新兴的生物工程中的主角。 六、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比面积=面积/体积 乳酸杆菌 120,000 豌豆 6.0 鸡蛋 1.5 体重200磅的人 0.3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很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1.体积小,面积大 体重50KG的人每天消耗1/50体重的粮食 重3克的地鼠每天消耗与体重等重的粮食; 重1克的蜂鸟每天消耗两倍于体重的粮食 重约10 –12 克的大肠杆菌每小时消耗2000倍于体重的糖 ※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就可以分解相当于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生乳酸 ※1公斤酵母菌体,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