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6李贺诗二首同步试题(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VIP

语文2.6李贺诗二首同步试题(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2.6李贺诗二首同步试题(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6 李贺诗二首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6分 A.箜篌 hóu 蜀桐 shǔ 凝云 níng B.湘娥 é 芙蓉 róng 冷光 lěng C.女娲 wā 神妪 yù 瘦蛟 jiāo D.金鳞 lín 胭脂 zhǐ 提携 xié 解析 D项“脂”应读“zhi”。 答案 D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6分 A.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高秋:在秋高气爽时弹琴。 B.二十三弦动紫皇 动紫皇:感动天神。 C.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逗。 D.黑云压城城欲摧 摧:摧折,破坏。 解析 C项逗:引出。 答案 C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湘峨啼竹素女愁    B.十二门前溶冷光 C.黑云压城城欲催 D.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A项峨—娥。B项溶—融。C项催—摧。 答案 D 4.补写出下列横线处的诗句。 7分 1 《李凭箜篌引》一诗中描写音乐的高音清脆激越和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战争形势危急,士兵临危不惊的英雄气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士兵知恩图报、誓死效忠君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2 老鱼跳波瘦蛟舞  3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 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两首送别诗在写作手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又以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衬托依依惜别的心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全诗作了充分的铺垫。 2 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且从江南江北一起随朋友而归;李诗则是借喻。“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及自己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往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2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