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详解
1.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活动1、塑料球碰音叉 活动2、拨动刻度尺实验 2、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活动3、朗读时喉头的感觉 其他会发生的物体 找出声源 声音产生的条件 要有正在振动的物体…… 即,要有_________ 声波 问题1声波的传播需要时间吗?能举出具体事例吗? 想一想1、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什么关系?2、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与介质什么关系? 声速 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通常把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无法传声。 声音在_______传播速度最快。 第一章 声波的发生与传播2 二、声波的反射——回声 二、声波的反射——回声 练习2 建筑物是如何利用回声? 小 结 一、声波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 度时传播,大小不同 声音的传播 课后小实验 自制土电话: 用一次性塑料杯、线自制一个土电话,研究线的松紧和材料对通话效果的影响。 线材料可取:塑料、尼龙线、细金属线 杯子材料可取:纸杯、牛奶盒、易拉罐 上海音乐厅 北京天坛回音壁 二、声波的反射——回声 三、声波的接收——耳 15℃ 空气中声速 v=340米/秒 1.声波: 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 传播叫做声波。 2.声波的传播实际上是: 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通过周围物质(通常叫做介质)向外传播 而且是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开去。 * * 第一章 声 1.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对比思考:小球在 什么情况下被弹起? 它在什么情况下静 止?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风声———— 空气的振动 山洞中的轰鸣声——— 空气的振动 雨声——— 水的振动 读书声———— 声带的振动 总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找出下列声音的声源: 敲鼓声———— 鼓面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 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和假设: 声要传播出去,需不需要什么东西作为媒介? 活动4: 敲桌子 把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 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结论: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 活动5: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活动五: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声源 要有传播的介质…… 介质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气体 液体 固体 月球上没有空气, 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 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 观察与描述: 下雨天打雷时,是否在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 一、声波的传播速度 阅读教科书P15页声波的传播第二段及表格。 一、声波的传播速度 9.7倍 3 300 木材(松树) 1.0倍 340 空气(15℃) 14.7倍 4.4倍 与空气中声速比较 5 000 铁、玻璃 1 500 水 速度(米/秒) 物质 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15Co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声速 15o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稍快,在固体中更快。 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振动 振动 正在发生 介质 真空 固体 狼在山谷中大声吼叫一声,为什么会听到几次声音? 问: 回声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应用? 阅读教科书P15~17页 回声。 交流回声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 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回声。 结论: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声波是如何被耳接收,形成听觉的? 问题3 活动 学习活动卡P18页活动 阅读 教科书P17页 三、声波的接收——耳 人耳的构造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 外耳道 耳垂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