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史记》三家注补笺.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记》三家注补笺

《史記》三家注補箋 蘇 芃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摘要]本文是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修訂項目的副産品,據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1982年11月第2版與南宋黃善夫三家注本《史記》進行比勘,參以《史記》古寫本、宋元明清多種善本,覈諸前賢考訂成果,申辯釐定相關疑難異文,撰爲札記二十餘則。 [關鍵詞]史記;三家注;考校;札記 凡 例 1、校勘札記的撰寫以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簡稱中華本)爲底本,日本汲古書院1998年影印的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南宋黃善夫三家本《史記》(簡稱黃本)爲對校本,每條札記首列中華本《史記》的文字,行末括注相關頁數,然後列出黃本的相關異文,若此處異文在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簡稱《札記》)、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簡稱《校補》)、施之勉《史記會注考證訂補》(簡稱《訂補》)、王叔岷《史記斠證》(簡稱《斠證》)中亦作討論,再將相關研究成果臚列在黃本異文之下,最後是筆者的考證案語。 2、參校本如右:羅振玉編《古寫本史記殘卷》、北宋景祐年間刊本(簡稱景祐本)、南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本(簡稱蔡夢弼本),南宋淳熙三年張杅桐川郡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簡稱耿秉本),蒙古中統二年段子成刻明修本(簡稱段子成本),元至元二十五年彭寅翁刊本(簡稱彭寅翁本)、明嘉靖四年汪諒刻、柯維熊校本(簡稱汪諒本)、明萬曆四年凌稚隆刊《史記評林》本(簡稱評林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三家注合刻本(簡稱殿本),清同治五年(1866年)金陵書局刊本(簡稱金陵書局本)。 3、文中引用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漢書》之處,頁碼均隨文標出,不再出脚注,《史記》使用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2003年7月第18次印刷本,《漢書》使用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2002年11月第11次印刷本。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正義》 然五百載者,非子生秦侯已下二十八君,至孝公二年,都合四百八十六年,兼非子邑秦之後十四年,則成五百。(頁160) 【黃本】則成五百,作“則成五百載”。 《校補》:兼非子邑秦之後十四年則成五百○慶 彭 南 北 殿 韓 ——五百載。 嵯 ——五百歲。 案:《封禪書》“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正義》:“然五百歲者,非子生秦侯已下二十八君,至孝公二年,合四百八十六年,兼非子邑秦之後十四年,則五百歲矣。”(頁1365)與該段《正義》文字近似,上言“然五百歲者”,下言“則五百歲矣”,則黃本上言“然五百載者”,下作“則成五百載”,疑是《正義》舊貌,中華本底本金陵書局本無“載”字,當有脫文。 《史記》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武王封弟叔處於霍,後世晉獻公滅霍公,後世爲庶民,往來居平陽。平陽在河東,河東晉地,分爲衞國。(頁506) 【黃本】衞,作“魏”。 案:查覈景祐本、蔡夢弼本、耿秉本、段子成本、彭寅翁本、汪諒本、評林本、殿本皆作“魏”,作“魏”是,此處言晉地,與“衞”無涉。 平陽作爲古地名非止一處,《左傳》哀公十六年:“衞侯飲孔悝酒於平陽。”此“平陽”屬衞地,在今河南滑縣東南。而《史記·三代世表》的“平陽在河東”,當屬“晉地”,顯然與《左傳》“平陽”非一地,疑後人據《左傳》屬衞地的平陽誤改《史記》“魏”爲“衞”。此段《史記》褚先生語下文有關於霍光的一段文字描述,張守節《正義》解釋說:“霍光,平陽人。平陽今晉州霍邑,本秦時霍伯國,漢爲彘縣,後漢改彘曰永安,隋又改爲霍邑。”亦可證此處“平陽”非衞地。 《史記》舊本中“魏”常誤爲“衞”,又如《趙世家》“魏敗我藺”(頁1799),明萬曆四年凌稚隆刊《史記評林》“魏”誤作“衞”。 《史記》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陽夏《索隱》縣名,屬淮陰。(頁902) 【黃本】陰,作“陽”。 《校補》:屬淮陰 ○ 耿 慶 中統 彭 索 凌 殿 陽。 案:作“淮陽”是。《漢書·地理志下》陽夏屬淮陽國。(頁1636)又,《史記·高祖本紀》“發兵距之陽夏”《索隱》:“韋昭云:‘縣名,屬淮陽,後屬陳。’”(頁369)《史記·陳涉世家》“吴廣者,陽夏人也”《索隱》:“淮陽縣,後屬陳。”(頁1949) 《史記》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岸頭侯”格有:“元年,次公坐與淮南王女姦,及受財物罪,國除”(頁1030) 【黃本】與淮南王女姦,作“與淮南王女陵姦”。 案:景祐本、殿本等亦有“陵”字。《漢書·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對應的“岸頭侯張次公”作:“五月己巳封,五年,元狩元年,坐與淮南王女陵姦,受財物,免。”顔師古注:“陵,淮南王安女名也。”(頁643)疑“陵”字當有,中華本有脫文。 又,《史記·酷吏列傳》“爲岸頭侯”《集解》:“徐廣曰:受封五年,與淮南王女淩姦及受財物,國除。”(頁3145)《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安平侯格下有“元狩元年,坐與淮南王女陵通,遺淮南書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