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数学的发展的配套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数学的发展的配套ppt

引 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社会事务的管理,强调实际与经验,关心人和自然的和谐与人伦社会的秩序,儒家思想作为调解社会矛盾、维系这一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而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本文将简单地从中国数学的起源、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古代数学研究成果以及近现代中国数学的发展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数学的发展。 1 中国数学的起源 2 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 3 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4 近现代中国数学的发展 5 总结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算筹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便是中国数学的起源了。 1 中国数学的起源 2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 2.1社会制度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封建的君主制度,一切的中国数学教育与研究始终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中国数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上,它主要是针对中国封建阶级的需要而建立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思想。 2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 2.2文化观念不同 民族文化中的数字或数学都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有某些神秘性,而且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数学神秘性发展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中,原始数学始终沿着神秘性和数量性的双重功能统一性继承的轨道向前发展。古希腊数学与神秘性的结合,使得他们从宗教、哲学的层次追求数学的绝对性以及解释世界的普遍性地位,这正是古希腊数学完全脱离实际问题,追求逻辑演绎的严谨性的文化背景。 2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 2.3筹算系统 我国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十进制和位值制,一直到元朝都采用筹算法。筹算法所使用的算筹,是一种“径一分,长六寸”的竹片。计算时,在 一个方形的木盘上,将它们按照一 定的方法摆来摆去。熟练此法者, 运算起来也相当快,但无法运算高次方程。筹算还有一个不足是,许多数学问题有答案而无解答过程。这自然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与传播。 2影响中国数学发展的原因 2.4研究教学风格 从《九章算术》开始,中国算学经典基本上都遵从问题集解的体例编纂而成,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某些实际需要,具有浓厚的应用数学的色彩。中国数学是以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的相互渗透表现为形数结合的是用算筹来计算的,并采用了十进位制。同时,用整套程序语言来揭示计算方法,而演算程序简捷而巧妙。但是严密的逻辑演绎体系是要精密的计算和可靠的依据的,很多不可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的就是没有一定的学派去管理这一体系。 3 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3.1奠基与发展时期 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已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在周代,《周髀算经》提到用矩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环矩可以为圆等例子。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 《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 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数学著作。吴国赵爽注《周髀算经》,汉末魏初徐岳撰《九章算术》注,魏末晋初刘徽撰《九章算术》注、《九章重差图》都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赵爽与刘徽的工作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晋以后,祖冲之父子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基础上,把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 3 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3.2古代数学繁荣时期 北宋第一次印刷出版了《算经十书》,1213年鲍擀之又进行翻刻。这些都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 中国古代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也是出现在宋元时期,宋元明的历史文献中载有大量这个时期的实用算术书目,其数量远比唐代为多,改革的主要内容仍是乘除法。 3 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3.3中西融合的中国数学 中国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16世纪末以后,西方初等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