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破坏之石漠化
石漠化 王凯博 一、石漠化概述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二、分布特征 中国石漠化分布特征主要有: 一是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我国为例,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 二是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 三是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 四是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监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18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12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24.1%。 三、石漠化的成因 单从孕灾环境来说,石漠化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为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是焦点,土是关键,植被是触发点,人是驱动力。 自然因素:1、地质条件(岩性、构造、地貌) 2、气候影响(气候降水) 人为因素:1、生存(开垦、伐木、放牧、人口) 2、发展(国家政策、地方建设) 石漠化的演变 人增→耕进→林退、草毁→土壤侵蚀→耕地减少→石山、半石山裸露→土壤侵蚀→完全石漠化(石漠)的递进链条 四、石漠化的危害 山洪、滑坡、泥石流 水旱灾频发 水土流失 下游河道淤泥(珠江、长江) 耕地面积减少 生态退化—生态多样性退化,物种灭绝 五、防治 治理原则: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长江和珠江防护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 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 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石漠化的防治与治理措施 封山育林 荒山造林 退耕还林 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 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 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 实施生态移民 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 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 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有山无水) 千里苗疆,难寻一寸沃土(有地无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最新版2016.doc VIP
- 2024年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超全题库).doc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年产2.3亿片阿司匹林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doc
- HOLLiAS MACS V6.5.2用户操作手册(火电版).pdf
- 宜昌市西陵区社工招聘笔试真题 .pdf
- 四川超高层商务楼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三排落地式脚手架).doc VIP
- NexION1000-2000系列简易操作指南.doc VIP
- 肿瘤专科护士理论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