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高聚物聚集态结构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⑤ 能结晶的高聚物必定能取向,但能取向的高聚物不一定能结晶。 例如PA(聚酰胺)纤维能很好取向,也能很好结晶,PVC(聚氯乙烯)和PAN(聚丙烯腈)纤维能很好取向,但结晶性很差。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一、共混高聚物 1、 共混高聚物是指高分子材料之间所形成的混合物,是一种高聚物复合材料,是高聚物复合材料的一大分支。 共混高聚物有如金属合金,因此,也被称为“高分子合金”。 2、共混高聚物的制备 物理共混法:它包括机械共混、溶液共混和乳液共混。 化学共混法:它包括溶液接枝聚合、互穿网络等。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3、共混的目的 1)综合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取长补短,消除单一聚合物组分性能的不足,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新材料。 2)通过共混改善和提高聚合物的物理性能,例如机械强度、耐热性、加工性。 3)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4)降低聚合物材料成本。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二、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 聚合物共混相容性指的是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或者说是指两种聚合物形成分子尺度混合为均相体系的能力。 对绝大多数聚合物共混体系,共混过程不可以自发进行。因此绝大多数的高分子共混体系都是不相容共混体系。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1、均相共混体系 将两种聚合物充分混合后可以达到分子(链段)尺度的混合,形成均相体系。其聚集态结构与单组分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相似。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2、非相容共混体系 共混体系不能达到分子尺度的分散,只能形成具有两相结构的非均相共混体系。 1)完全不相溶的非均相结构 共混物中两组分聚合物的分散性很差,材料表现出宏观相分离。这种形态下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甚至差于纯组分聚合物,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2)半相溶的非均相结构——两组分可以形成良好、均匀的分散,形成微观相分离结构,即形成的是一个分相而不分离的结构。 这种分散均匀、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共混形态会表现出一些突出的性能,在某些性能上要远远超过共混组分,所以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3、非均相共混体系的结构 (1)单相连续形态 ——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只有一个相是连续相,该连续相称为基体,其它的相分散在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 1)分散相为颗粒状形态 分散相以颗粒状分布在连续相基体中,其形状为球形或者不规则的颗粒状,分散相颗粒的尺寸取决于共混时的剪切作用、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二者的粘度比。分散相的尺寸以及其与连续相之间的粘合力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2)分散相为胞状结构 在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的同时,分散相颗粒中还包含有连续相成分的更细小颗粒,从而在分散相内部也形成了连续相和分散相——连续相成分的细小颗粒构成了分散相内部的分散相,而原本构成颗粒的分散相成分则成了连续相。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实例:ABS树脂——由AS树脂和橡胶共混而成,橡胶相作为 分散相分散在AS树脂的基体中,其粒径约为0.1—0.5μm,在橡胶颗粒内又包裹着更细小的AS颗粒,由此构成了胞状结构的共混形态。 胞状形态对于橡胶增韧塑料比较有利,它使得橡胶相的表观体积分数增大,增韧效果明显。 第五节 高聚物复合材料——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实例——聚苯乙烯增韧 PS的优点——良好的机械强度、透明性、加工流动性和电绝缘性……。 PS的缺点——脆性大,韧性太差。 上世纪50年代,美国DOW化学公司使用在苯乙烯的聚合过程中添加少量橡胶的方法,制得了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聚苯乙烯——HIPS。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2) 两相互为连续相形态 ——也称共连续形态,包括层状结构和互锁结构。 一般当两共混组分含量相近时,通常形成这种形态。 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组成比密切相关,一般含量多的组分形成连续相,含量少的组分形成分散相。 第四节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开始时分散相是以球粒形态分散在连续相基体中;随着分散相含量的增加,分散相从球粒分散转变为棒状分散,然后发展到形成层状结构,这时两个组分都已成为连续相。如果组分含量继续增加,就会发生相反转——原来的连续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