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转型期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精选).docVIP

浅谈教育转型期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教育转型期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精选)

浅谈教育转型期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张小中 男 1981.2 大学本科 助讲 教师) 【摘要】 本文对教育转型期部分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列举并重点进行分析,期望唤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学生道德价值观下滑的重视,共同承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得他们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中职学生 道德价值 责任 自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之后,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从“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后,职业教育更是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当然,目前网上还有所谓的90后火星文,这些只能理解为他们的简单个性现状,媒体对此的解读为学生的亚文化语言;受到如今有关电视等媒体所播的低劣影视的影响,他们中有部分学生对其中的不入主流的文化肆意模仿,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言行举止以及打扮穿着完全不能和学生对号,对老师的教导无动于衷,过度叛逆,我行我素:上网夜不归宿,恋爱突破底线,荒废学业;他们中有一部分谈到个人的学习完全不为自愿,说是父母的逼迫使得他们无可奈何而为之,谈到未来,尤为迷惘。笔者认为他们忽视了教育的价值,使得国家目前的助学政策陷入了尴尬。 忽视劳动价值,追求安逸享乐 有些职校生在校完全忽视了父母的艰辛与期望,抛开了升学的压力在中职学校追求享乐,互相攀比的心理滋长日益膨胀的虚荣心;消费令人痛心,吃要吃好,穿要名牌,荒废自己的青春,只为追求安逸;注重对金钱的追求而又忽视劳动的价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以后要从事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追求高薪而又害怕吃苦,从而使得社会某些企业对如今职校生能力的评价出现以偏概全的质疑。 责任心的缺失,诚信度的下降 从他们部分学生在校行为自由散漫,经常旷课或迟到,不求上进甚至抽烟酗酒,影响群体以及伤害自己,伤害父母,反映出他们责任心的缺失;有些同学甚至单凭自己所谓的“义气”参与打架斗殴,法律观念欠缺,图一时的痛快,完全不考虑后果,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的自我思想又比较突出,无视老师的教导,把种种陋习带到工作岗位上使得企业出现安全事故时而又选择逃避,碰到挫折缺乏正确面对的勇气,碰到不顺心的事就把责任归于他人,缺乏自省。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中折射出如今的90后面对挫折时心理的脆弱以及责任心的缺失,他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离去后所要承受的悲痛,笔者认为他们选择纵身一跳从某种程度上抛弃了责任。 诚信的危机体现在面对批评时他们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努力寻找狡辩的理由,不为自己的行为反思;同学之间互相借钱不还,答应老师的事情不能做到,消费过度开口问父母要钱谎话连篇;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后,不守承诺,私自离岗离职,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爱校意识淡薄。 以上所列举部分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不良行为为笔者近年来从事中职教育的深切感悟。面对职业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作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变化属于正常产物,需要的是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客观存在,深刻剖析其产生原因,结合实际,静心思考,群策群力探索相应对策和措施,转变乃至提高中职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以使得符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观。 中职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出现滑坡原因: 家庭影响 90后的一代学生,从小是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百依百顺,只要孩子喜欢,自己任劳任怨,但作为父母在辛苦赚钱的同时往往缺少与自己孩子的沟通,对他们的成长缺乏正确引导,不当的奖励和惩罚久而久之放任了他们不良习气的养成。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啃老族,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付出是天经地义。 如今的职校生很多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他们的成长是不完整的,有些成长还伴随着吵骂乃至暴力,所以他们来到中职学校,对于如今有些所谓严厉教师的斥责和鞭挞是“百毒不侵”的,这个是值得中职教师思考的。众所周知,家庭是人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以及一个家庭的和谐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另外,在社会转型期中面对社会的物化,他们中有一部分父母对教师的教育是排斥态度的,往往是在校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到家却是父母的另外一番反式教育,实在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为教育付出的同时而又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而寒心。 学校影响 “人们习惯把学校教育视为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当社会颓风四起,人们还在仰望着学校教育,期待它能力挽狂澜,成为“卫道士”,但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的素质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往往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考出好成绩,排名在前是他们的荣誉,学校也为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对学生在包装着“素质教育”的面孔下进行应试教育;在基础类教育中,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