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 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成书于公元前6世 纪的春秋时期,所以又称“诗三百”。反映了500 年间的社会生活。 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4、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比兴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使用比兴手法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使用比兴手法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内容上: 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3、从文中,我们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 4、女主人公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恋爱时的情深意切――婚变中的委屈求全?――被弃后的伤情无奈――觉醒后的清醒刚烈 结构图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决心(赋,比,兴) 探讨: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 提示:恋爱、婚姻中女主人公有无不妥? 重章叠句 章,音乐名称。“乐竟为一章”,即乐曲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和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使用这一手法,一是使得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一是突出了主题。 * * 卫风 氓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 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3.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体制: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六义 《诗经》的“六义”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基本内容:“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谓之‘思无邪’”。 1、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160篇,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共105篇。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比喻。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起兴) 一、自主学习: 读一句诗要读出句内的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的节奏、语气语调。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法拉伐分油机中文说明Instruction book1.pdf VIP
- 《Java程序设计》教案(思政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共18张PPT).pptx VIP
- AWS B4.0-2016 焊缝机械测试的标准方法(中文版).pdf
- 《绩效与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docx VIP
- 国开电大学习网网络安全技术形考任务答案.pdf VIP
- 成长赛道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500字.pptx VIP
-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及培训考核记录.docx VIP
- GB50641-2010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