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优秀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教学目标 1、积累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诗歌,疏通诗意。 3、体会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yù]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和元稹[zhěn]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读准字音 刈 荷 箪 饷 灼 秉 敝 晏 yì hè dān xiǎng zhuó bǐng bì yàn 题目解说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是征收赋税的官。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刈:割 倍:更加。 覆:遮满。 田家:指农民。 荷:挑着。 壶浆:用壶盛的汤水。 丁壮:指青年人。 灼:烧,晒烤。 敝筐:破篮子。敝,破旧。 重点词语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儿童提罐送浆汤.相互跟随到麦田去,男人割麦在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烈日晒脊梁.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日长. 又见一位穷村姑,抱子抱到田垄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诉说的一番话 ,听到的人都感到悲伤.为交租税地卖光,拾这麦穗充饥肠. 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从不用从事种田与植桑.做官的俸禄每年三百石,年底尚且有余粮.想到这些心里暗自惭愧,(自责之心)整日不能忘. 译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以上为全诗的第一部分,写作者旁观农民收割麦子,目睹农民全家出动忙碌艰辛的劳动场面。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幼小的孩子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烧,烤 lǒng hè dān zhì xié xiǎng zhuó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说。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拿”. bǐng bì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做官的俸禄 年底 从事,做 zēng yàn 竟然 思考 1.这首叙事诗主要描绘了哪两个场景? 2.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诗人描写了“割麦”和“拾麦”两幅画面,哪幅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结合字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画面一:烈日割麦 画面二:抱子拾穗 矛盾心理: 人们岂是不知累,岂是不知热,而是趁着天长,趁着天好,多干点活。更是为了生活,为了活命。 其中一个“惜”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更令人心酸不已。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节选 一个“愿”字也违背常理,归根结底都是生活所逼,突出社会的黑暗。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交代了妇人抱子拾麦的原因是赋税繁重,揭示了农人们贫苦命运的根本原因。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心生同情,作者看到这种情景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 * * *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