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行道树“全军覆没”后的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行道树“全军覆没”后的反思.doc

昆明行道树“全军覆没”后的反思   为什么手握云南丰富的乡土绿化树种资源这一大优势,苗木公司还愿意舍近求远选择培育外来树种?   如果采用本土生产的苗木,苗木企业无疑可以节省一部分运输物流成本,并将这部分成本转用于发展苗木企业的自身,从而促进整个昆明园林行业的发展。   这几天,连续多日最高气温已突破23度,昆明似乎一下子就进入了夏天模式。这景象容易让人遗忘了一个多月前的严寒冻害天气,及寒潮给昆明绿化植物造成的影响。   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得知,在那次寒潮影响下,15万余株乔木、灌木、地被160余万平方米受冻害,城区部分林荫道景观暂失,受损小叶榕至少3年才能恢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首次被完整披露,也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心痛之余,冷静下来,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今后再遇冷空气,昆明的行道树还会再受伤吗?如何真正避免小叶榕“全军覆没”的悲剧再次上演?   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华,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全市本土植物大调查,而重中之重的政府要为本土苗木基地“开疆拓土”。   小叶榕是个悲剧?   栽什么树、种什么花,其实大有讲究。反思这场“冻害之殇”,彭华认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位于中亚热带低纬高原的昆明,过去在园林景观植物的选择上,却在树种上大量选择了以小叶榕、天竺桂等乔木,灌木却以非洲茉莉、假连翘等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这就埋下了非常大的隐患。   彭华的话也得到了事实印证,寒潮袭来,很多小叶榕都达到了四级冻害,最终“客死他乡”;而反观乡土植物普遍很“争气”,经受住了寒潮天气的考验。   小叶榕的“全军覆没”,很多人认为是这次灾害造成的直接后果,但彭华却认为,对于小叶榕而言,可能2013年造成的冻害依然没有缓过劲来,在几年来的个体恢复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过多耗费了长期积累。就在很多人以为它还能“生还”时,实际上它或许已经是“半死不活”,再加上这次的致命一击,小叶榕从昆明城市绿化景观中消失或将成为不可逆的事实。   实际上,从2008年,昆明市就将小叶榕列入园林绿化中少种、不种的名单。云南拥有植物王国的美誉,在园林苗木的选择上,昆明本可以有一大把的乡土植物可供选择,但为什么偏偏对小叶榕这样的外来树种青睐有加,问题的根源在哪?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所以园林界也一再强调“适地适种”。具体就是“适地适树”、“适地适灌”、“适地适草”,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多使用乡土树种,它们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竞争以及气候选择,能够在昆明生存下来,肯定是最适合昆明的树种。另外,本土树种的养护成本也远远低于外来树种。   今后种什么,听大家的?   最适宜小叶榕生长的地方,是像厦门、南宁、广州这样的城市,昆明并非这个树种的适宜生长地,但为什么还要“削足适履”,不顾本地情况模仿套用其他城市模式呢!彭华坦言,昆明的本土树种作为行道景观树种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昆明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的温和气候,实际上不利于树木苗木繁育、径级增粗。具体而言,昆明夏天降水多,带来的问题就是树木径级长粗所需的温度不够,大概同样的8―10年生的苗木,在昆明生长的径级,要比其他南方地区的树木小三分之一,这也是客观上导致这场景观树种的“博弈”中,很多本土植物败下阵来的原因。而当时小叶榕之所以大量被作为昆明的景观树种,就是因为它适应环境能力强、遮阴效果好、生长发育快,在“颜值”上短期迅速压倒多数本地树种。   在呼吁用本土适生树种的同时,彭华也强调,并不是一定要完全排斥和否定外来树种,而是要谨慎引种,而且从哪引种也有讲究。要尽量选择和昆明气候相近的地区,其中经过多年实践,在昆明表现好、适应昆明气候的、在此次寒潮中受影响较小的树种,比如,峨眉含笑、深山含笑、拟单性木兰、甚至老人葵也可以保留下来。   “在树种选择上,一定不能盲目求快求量,要沉下心,静下气,要坚持‘适地适种’原则,尽快成立包括园林园艺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专家库,对今后昆明园林绿化树种清单严格把关。”彭华表示,我们要尊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应避免出现专家一堆意见也抵不过一句指示的情况。   本土苗木基地不能纸上谈兵了   除了历史原因、认知不全等原因以外,还有不少专家表示,昆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忽略了乡土树种的培养和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前昆明主要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以外来绿化苗木为主、园林造景未充分体现树种多样性的问题,致使云南乡土名特优树种在主要城市道路绿化中并未占优势,也没体现地方特色。   彭华十分认可建立本土植物苗木基地这一建议。事实上,早在20年前,他的老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院士与他合著的《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兼论云南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与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