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不怕难,不怕失败,慢慢来.docVIP

褚时健:不怕难,不怕失败,慢慢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褚时健:不怕难,不怕失败,慢慢来.doc

褚时健:不怕难,不怕失败,慢慢来 关于褚时健75岁再创业,十年种一橙的故事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这里我们要分享的是,他带给我们的改变和激励。 三年前,受到褚老精神的感召,我决定在西南成都地区推广和销售褚橙。那一年,首次在网络上营销的褚橙大获全胜。借褚橙的好口碑好销量,作为成都优果仓创始人之一的我和团队也尝到了创业的一丝甜头。 这些年,作为初创者的我,遭受过冷眼嘲讽,也经历过迷茫。每次徘徊不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褚老跟我说过的:“不丧气,要有希望。” 我把所见所感写进了《褚橙方法》与《橙味人生――褚时健传奇》两本书,希望与更多的创业者分享他的励志精神。 一生都不怕难 我第一次见褚老是在2012年,思来想去,挑选了一种有机肥,作为礼物送给褚老。 那次见面,我们一直在聊肥料,有疑惑也有新发现。见面几天之后,褚老的夫人马静芬给我打了电话,希望尽快安排更多的肥料到果园去做试验。 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一直是褚老的做事风格。我曾问过褚老,70多岁从零开始创业,又要种树,又要管理团队,如何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褚老说:“我一生都不怕难,就是要不丧气,要有希望。” 人们常说,年轻人有干劲。但见到褚老之后才知道,岁月沉淀后的干劲更有力道。褚老让人觉得,人的一生什么磨难都经历过了,再难又有什么可怕的。 人就算老了,也当保持不怕难的精神。2006年,褚橙果园栽种了4年的新果树第一次挂果,2400亩新果树,总共只收了14吨果子。 为此,褚老忧心忡忡,难以入眠。他常常一动不动地看着果树,像是在发呆,大家不知道他在研究什么。不过褚老没有让果农们等太久,很快有了重大发现。 他召集果农开会说,褚橙基地一亩地种了148棵树,数量太多了。新苗很小,没有什么影响,一旦果树长大后,树木之间的空间变窄了,就会相互争夺阳光和养分,大量被遮挡的果实提早掉落,影响产量。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只有砍树。树木少了,阳光和养分就均衡了。褚时健说服了果农们进行砍树工程。那一年,褚橙果园一下子砍掉了近1万棵果树。 此后,果园每年砍掉10%的果树。七八年后,现在每亩地仅剩80棵树。果树少了,产量不降反升。直到2015年,褚橙的产量突破了万吨。 我曾经读过一段话:我是傻瓜,所以只会像野猪一样一心往前冲,心想总有一天会成功。简单的话,令人感动。我想,褚老就是一个聪明的傻瓜。他总是聪明地解决问题,而又一直傻傻的直视失败。 试想,如果褚老没有遭遇果树产量低的失败,也许就种不出酸甜度标准一致的褚橙了。只要不断试错,总有一天会收获人生财富。 年轻人,不要急,慢慢来 2012年之后,我每年都会数次前往哀牢山。有时候是为了褚橙销售,有时候只是为了去看看褚老。2015年9月,我从成都到往云南,再从云南驱车9个小时抵达褚橙庄园。 那天,褚老正好在视察庄园。老人家88岁了,腿脚已经不太灵便,可他仍然每周都会上山,看看果树的生长情况。 从山上回庄园后,一大拨儿人跟着褚老进了会议室。他抽着烟,连续开了三个多小时的会议,才出门吃晚饭。吃饭的时候,褚老对几位果农说,吃完饭再下地看看。 虽然夏天黑得晚,但当他们再次回到庄园时,天已经黑透了。那天晚上,我问褚老,身体还吃得消吗?老人家说,虽然慢一点,但还能走,有时候按摩一下,感觉会好一点。 我又问他,做酒、制糖、产烟、种橙,您这一生做什么成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缓缓侧过头看了我一眼说,“年轻人,不要急,慢慢来。” 褚老轻轻地跟我讲,“70年代的时候,我就到了这里的华宁糖厂。刚来的时候,这个厂用100公斤甘蔗只能产出9公斤糖,耗费25公斤左右的木柴燃料,产能太低了。我就想,要想办法改变高能耗、低产出的情况。” 有了改变现状的目标之后,褚老开始整日整夜地呆在厂里琢磨,他天天守在灶火边,身上就没有干过。他并没有心急,从改灶到改燃料,他抓住关键问题,逐一攻破。 再次回忆起当年的成果时,褚老的语气里仍然流露出了一丝喜悦。他说,“我们用甘蔗渣代替木柴做燃料,使得每公斤糖所耗的燃料从5.2斤降到了8两,而且100公斤的甘蔗能够产糖12公斤了,产品的品质也提升很大。” 令我惊奇的是,他年事已高,却把制糖的详细数据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想象,他当时有多么尽心尽责,才会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其实,“年轻人,不要急,慢慢来”这句话,褚老跟我讲过不止一遍了。很多有机会与褚老对话的人,也听他讲过不少次。他跟我说,“慢慢来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定能成。” 摔倒也是前进的方式 70年代,褚老调到糖厂时,厂子已近破产。好不容易把糖厂救活,职工们过上了好日子,他又被调到玉溪烟厂。 与蒸蒸日上的糖厂相比,那时的玉溪烟厂即将关门。对褚时健来说,接手快烂掉的烟厂,无疑是在人生路上摔了一跤。这年,他50岁。换作其他人,很可能在烟厂守到60岁退休。 然而,褚时健没有气馁。之后20年,他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