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城 诗湖 诗的穿越与飞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城 诗湖 诗的穿越与飞翔.doc

诗城 诗湖 诗的穿越与飞翔   诗湖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   春天的瘦西湖,碧玉妆成;夏天的瘦西湖,姹紫嫣红;而秋天的瘦西湖,另有一番诗韵。   踏进瘦西湖的那一刻,身心便觉与外面的世界已隔绝。   整个景区安静有序。   一拨拨游人,或沉浸在风景里,或沉醉于导游的解说中,没有任何喧哗和高声语。   连3岁的孩童,看到湖面上悠哉的野鸭,也只是痴痴地看,一脸沉醉。   经过冬风吹,春风打,夏日晒,秋天的白塔更加庄严肃穆,在一排排绿柳中,别有威望。   一座座掩映于绿树中的小亭子,更具小家碧玉气质。   五亭桥上,游人时而驻足。船儿三三两两地从水面划过。   水面如镜,岁月如船。   瘦西湖的美、秀、静,随着步伐也一点点走进心里,成为刻在心里的印记。   瘦西湖的美要慢慢品味,于是,租了条船,慢慢游走。   小桥,杨柳,野鸭。如置身画中。比画还静。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静谧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诗了。   惺庵居士如此写她:“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   徐凝赞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刘涛沉醉于她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去过瘦西湖的朋友都感叹说,去瘦西湖,肚子里不备点诗,是种莫大的遗憾。   因为瘦西湖的每一处景点,都已融入诗中,常用的感叹词“啊”“哇”等,不足以表达她的美感。   也因此,历代诗人们都喜欢来瘦西湖虹桥修禊。   开虹桥修禊之先河的王士?G,与扬州诸名士集于此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   王士?G作《浣溪沙》三首,广为流传的名句有:“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康熙三年春,王士?G复与诸名士修禊于虹桥,连作《冶春绝句》二十首。   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清代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虹桥修禊,留下“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等名句。   把瘦西湖称之为“诗湖”,她当之无愧。   诗城   怀抱瘦西湖这一泓丽水,整个扬州城都有了轻灵、浪漫的特质。   古人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视为幸事。   只因,扬州曾是海内闻名的繁华都会。   这里物阜民丰、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美女如云。   任一元素,都会令人将扬州联想为一个缱绻绮丽的梦。   无怪乎,历史上诸多诗人都将深情目光停驻在这里,将赞颂的笔墨毫不吝惜地挥洒。   扬州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书。   没翻阅前,脑海中总有诸多想象。   它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皎洁朦胧、梦幻迷离;是“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潇洒风流、酣爽畅快;是“淡烟芳草旧迷楼”的宁静淡雅、耐人寻味……   真正走进这座城,才恍悟,它鲜美生动,目光所及角角落落,都充满韵味十足的意象。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9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这是已知的关于扬州城最早的文字记载。   城市真正灵动起来,却与瘦西湖有着密切关系。   唐宋元明清,扬州一直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   盐业巨子们聚居在此,看中了本是唐罗城、宋大城护城河的瘦西湖。   他们不惜重金,纷纷聘请造园名家,沿湖构筑水上园林。   自然之美与人工构思之精妙,终于创造出“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景。   十里湖光,清澄缥碧,花木扶疏,连绵滴翠。   自此,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江山胜迹,都随着瘦西湖的水悠悠流淌。   而扬州,经吴越春秋,历汉之兴、唐之盛、清之富,在瘦西湖的滋润下,跨越2500年而来,积淀透发出迷人魅力。   清风、明月、绿柳、红药,诗意写满扬州城的山水巷陌,悠远深邃哲思化为这一片湖水。   诗会   走进瘦西湖的刹那,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国际诗人每年雅集瘦西湖虹桥修禊。   虹桥位于瘦西湖南端,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改红桥名为虹桥。   修禊是古人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一种消灾祈福的仪式。   后来演变为古代诗人春游雅聚的经典范式。   康熙元年(1662年)春,诗人王士?G邀上百文人雅士,聚集扬州瘦西湖虹桥上,行文赋诗,开虹桥修禊之先河。   此后由孔尚任、卢见曾发起的虹桥修禊,不断将修禊活动推向高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3月3日,由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发起的虹桥修禊,全国参加者竟达7000人之多。   可见,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城,诗歌源远流长。   至唐代,富甲天下的扬州是诗人们的乐园。   李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