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一课》预习案学案练习案
《最后一课》预习案
一、【课前热身】(同学们,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并划出重点。这对你很重要哦!)
1、 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 国19世纪后半期的 家。他一生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2、写作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1871年法国战败,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签订和约,把 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 ,不准再教 。
3、相关资料:
【小说文体简介】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a.小说的概念: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b.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刻画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的种类:
自然环境: 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 交待时代背景
c.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二、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这些都是一些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你一定要掌握哦!)
(1)给下列字注音:
捂( ) 霍( ) 瑟( ) 膝( ) 诧( ) 惩( )
赚( ) 钥匙( )祈祷( ) 哽( ) 踱( ) 挟( )
(2)解释词语:
征发: 祈祷: 宛转:
喧闹: 思量: 懊悔:
(3)本文的作者是__ _国作家_ _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普法战争
“最后一课”指的是 最后一堂法语课
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并试着划分层次。
1.阅读小说,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完成填空。
第一部分,从“ ”到“ ”。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 社会背景 和弗郎士的 心理活动 ,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 ”到“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 爱国情感 。
第三部分,从“ ”到小说结尾。写 韩麦尔先生愤怒地宣布最后一课结束 。
《最后一课》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字词过关:(任意抽几个字词听写,你敢迎接挑战吗?)
二、检查预习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自信,我参与!)
1、运用快速阅读方法理解思考下列问题:
a.理清文章线索和结构,填写下列表格。(文章以 为线索来串联故事情节)
情节 时间 段落起止 小弗朗士所见、所闻、所感 序幕 上学路上 开端 课前 发展 上课 高潮、结局 下课
b、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说这个不同说明什么。
课堂气氛 教师 学生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2、细读课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应该是:
小说以 为背景,以 为线索,通过一个小学生 在 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培训.pptx VIP
- 2024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VIP
- 人教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大家一起来》优品课件.ppt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Microsoft Word - 荧光实验 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pdf VIP
- 2022版三甲评审资料 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df VIP
- 幼儿园小学生零食与健康ppt 家长进课堂助教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医院中层干部职务任免工作管理办法.PDF
-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细则.docx VIP
- 保护区安全准入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