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观察.doc
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了解采用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58例62髋均采用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其中;53个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3个关节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5个关节行非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1个关节行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结果: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解剖相对简单,创口相对较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髋关节置换术的理想入路。
关键词:改良Gibson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G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58例62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8例(62髋),男43例(46髋),女15例(16髋);年龄41~78岁,平均63岁。长期大量饮当地自酿土酒致股骨头坏死22例(24髋);长期口服皮质激素应用后致股骨头坏死13例(15髋);骨性关节炎4例(4髋);强直性脊柱炎致股骨头坏死2例(2髋);外伤致股骨颈头颈型骨折17例(17髋)。
1.2 手术方法
侧卧位,患侧在上,牢固固定骨盆,取髋关节后侧弧形切口。始于大粗隆上、髂后上棘下5―6厘米处,向远、向外至大粗隆下6―10厘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钝性沿肌纤维方向分离臀大肌并向前后方牵拉,显露脂肪层下的外旋肌群。切开髂胫束有利于切口向大腿延长。髋关节内旋位,切断梨状肌、上下?肌和闭孔内肌肌腱,尽量保护股方肌。清楚显露关节囊并切开。在屈曲内收外弦下肢状态下即可显露股骨头、颈和髋臼。于股骨小转子上约1cm处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若股骨颈骨折病例先取出头,再切除多余股骨颈。显露髋臼,进一步敞开并修剪关节囊、修整股骨髓腔,放置假体。本组病例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200ml左右,所需时间为30~60分钟。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量24小时小于50ml拔出,一般24-48小时内即可拔出。平均引流量150ml。
1.3 术后处理
术后第一天,若无特殊情况,在床上进行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和轻微旋转的功能锻炼;术后第二天,取半仰卧式坐床边或凳子上,逐步借助步行器帮助平衡和保持稳定练习;术后7天,练习扶拐行走;术后4周,弃拐行走。生物型假体患者限制负重6~8周。
1.4 随访结果
本组58例中53例获得随访,2例术后1年因其他疾病死亡,3例失访。随访时间6月~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3、6、12、24、36个月摄片检查,X线显示:人工关节与股骨、髋臼结合紧密。大部分病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均能曲髋90度,术后3个月根据Harris平分发进行功能评定1:优38例,良10例,可5例。根据文献2标准评分,术前平均6分,术后平均16分。本组2例发生皮肤表浅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愈合。余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深部感染、脱位、假体骨折、假体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
2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有多种手术入路和手术技术,各有优缺点,Gibson入路是大多数骨科医生比较偏好的手术入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交流和共享,更多的骨科医生在髋关节置换中采用了改良Gibson入路。改良Gibson入路应用微创技术,其目的是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减少软组织的挫伤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3。改良Gibson入路较原始Gibson入路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原始Gibson入路需显露臀中肌、小肌并将其附着于大粗隆的止点切断,将臀大肌向后牵开,钝性分离臀中肌与梨状肌,显露关节囊前上方。由于该入路需要切断臀中、小肌,影响了髋关节的外展肌力恢复。改良Gibson入路在原始Gibson入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主要是不切断臀中肌、梨状肌及髂股韧带等前、外、内侧韧带、肌肉,尽量减少了手术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其次,臀大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臀上、下动脉的浅支。臀上动脉供应该肌的上1/3,臀下动脉供应该肌其余2/3,臀大肌的神经支配来自臀下神经,与臀下血管伴行,所以在臀上、下动脉的浅支支配的臀大肌的交界处分离臀大肌且不超过臀大肌的内、中1/3,能减少出血和臀大肌的失神经支配4;有学者报道Gibson入路较前或外侧入路增加坐骨神经损伤的机会,坐骨神经自梨状肌下缘内、中1/3处传出,所以切断短外旋肌时紧贴大粗隆止点处,坐骨神经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对于初次置换病例,无需显露坐骨神经,术中注意保护性牵拉即可,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坐骨神经损伤;最后,改良Gibson入路切口保留了关节囊的前部,防止术后髋脱位。理论上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的后脱位发生率高,其原因主要是髋臼和股骨假体植入时前倾角的不合理是和分离所有短外旋装置造成的。术前要牢固固定骨盆于侧卧位,避免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洋石油开采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S6520X-EI系列万兆交换机彩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PPT课件及配套讲义.pptx VIP
- 3.1 电离平衡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2张PPT).pptx VIP
-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课件 29PPT.ppt VIP
-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解析.doc VIP
- (高清版)T 30366-2024 生物质术语.pdf VIP
- 汽车消费复杂行为分析报告.pptx VIP
- 交通事故和解赔偿协议书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