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之冬花》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docVIP

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之冬花》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之冬花》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doc

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之冬花》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   摘 要:汪立三先生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在中国20世纪钢琴音乐中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作品,本文选取组曲中的第一首《冬花》为例,对其音乐创作特征和演奏技巧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东山魁夷画意》;创作特征;演奏技巧   汪立三是我国当代作曲家,自幼热爱音乐,而且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绘画。文革期间他曾被打为右派并发落到北大荒待了很长时间,长期受很多不公平待遇和艰辛的日子后,他没有落后与时代潮流并写出了很现代化的作品,最引人瞩目的作品就是这首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这部作品成熟,大气,新颖,是他的一部力作。   《东山魁夷画意》钢琴组曲,创作与1979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82年正式发表。1978年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中国举办了个人画展,喜爱欣赏画作的汪先生观赏东山魁夷画展时,有感于画家那清澄、空灵的画,之后以其中四副画为标题谱就了这部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带给世人一部音乐与绘画完美结合的作品。东山先生在聆赏这部作品之后致函给曲作者称赞说:“你对我的作品理解之深,令人钦佩。”   组曲由四个乐曲构成,分别是《冬花》《森林秋装》《湖》和《涛声》,每首乐曲都对应着一幅画,作家还为每一乐曲题写了小诗,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富有艺术性。这样一部音画相契,饱含着文化内涵的作品,不仅在创作技法上有新突破,而且在演奏方面同样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目前,国内对这套组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后一个乐曲《涛声》。笔者认为,该组曲的第一乐曲《冬花》同样具有研究价值,作曲家将音乐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为展现异国风光,运用了具有浓郁日本特色的都调式,此外,该曲在力度处理方面与西方印象派音乐也有共同之处。下面通过对此曲的创作特点,曲式结构进行简单分析,从而能更好的对其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一、《冬花》   1.创作特点   《冬花》原画的画面是这样描绘的:一棵挂满冰凌雪花的树,冬树摇曳的身姿占据了整副画的大半画面,树的上空挂着一轮朦胧的明月。画面清净冰冷,大树在寒风中冰花摇曳和清冷的色调也不由让人感受到生命律动。   此曲的题诗: “沉寂、冷清…… / 一棵银白色的大树 /晶莹璀璨/ 它那搓栎繁密的枝柯 /在寒光中/唱着生命的歌。”这种题诗与我国国画的题款很相似,它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文学艺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使题诗与音乐相得益彰,表现出大自然的静谧祥和,阐释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2.曲式结构   段落划分:散板――慢板――快板――急板――慢板――散板   小节数分段:(1―8)(9―25)(26―40)(41―74)(75―96)(97―100)   《冬花》调式调性是F都节调式,是运用了中国典型的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并结合日本“都节调式”写成。   “都节调式”是17、18世纪,日本音乐家在在音乐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和欧洲西洋调式。是含有半音的五声音阶调式,音阶构成包有以下三种形态:Mi、Fa、La、Si、Do/ Si、Do、Mi、Fa、La/La、Si、Do、Mi、Fa。 在它的音阶排列中,构成的两个小二度, 同中国的五声调式相比产生了不尽相同的音乐色彩。在《冬花》这首曲子中,就是由si、do和fa构成的两个小二度,巧妙的使音乐表现出银白色的冬树在冰冷的冬夜寒风中孤傲顽强生存的精神气质。汪立三运用日本都节调式让异国风光在音乐中完美呈现。   3.演奏分析   《冬花》包含了飘渺、冷峻、闪烁等各种音色效果。所展现的音乐意境和印象派音乐遥远朦胧的意境有相似之处。   第一乐段(1―8 小节):散板。第 1―2 小节是分解和弦琶音是整套组曲的核心音调。弹奏这两小节时速度要均匀的由慢到快,手指要贴键,不可压键太深,轻抚琴键演奏出清晰流水般晶莹剔透的声音。延留音还原la和升sol利用延留音踏板使时值延留,也可以同时加入弱音踏板增加弱的效果。第 3 小节左手的低音要交代清楚,双手交叉时要保持一定距离,第5小节高八度的三十二分音符轻轻把音送远一些。   第二乐段(9―25 小节):慢板,复调性段落。复调性部分要使右手主旋律突出,左手做陪衬。第 10 小节,移高八度的 re、dol两个音是重复主题的最后两个音,这两个音在之后也会出现,演奏时要使这两个音藏在主旋律之中,不能太大音量的突出 re、dol 两个音。   第三乐段(24―40 小节):快板。从23到25小节开始渐快,为之后的主题出现做铺垫。第 26 小节开始正式以四分音符每分钟 100 的速度演奏。右手作为主题旋律,加有装饰音。左手多采用三连音的节奏型。在演奏时,手指触键清晰流畅、浅而不虚。第 34 小节左手的纯五度音程和右手的叠加纯四度和弦给人少许警示的感觉,第 35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