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docVIP

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doc

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1 56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口龋病调查,统计乳牙患龋率、龋均、患龋牙位分布。结果 1 564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36.83%,患龋者龋均为3.87。男女患龋率分别为35.86%和37.82%,患龋者龋均分别为3.61和4.12,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4、5、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分别为12.70%、25.50%、53.39%、57.38%,差异显著(P0.05)。下颌乳磨牙高于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前牙高于下颌乳前牙。结论 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太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患龋率;龋均;乳牙;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31-03 龋病是儿童的常见疾病,乳牙龋尤其高发。乳牙龋病需及早治疗控制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否则,随着牙体硬组织的进一步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根,终致牙丧失,导致乳牙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和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而且造成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的缺失,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此外,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可引起远隔脏器疾病。乳牙龋发展为根尖周病导致乳牙炎症性滞留或早失导致恒牙萌出紊乱甚至牙颌畸形。可见,乳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为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现分析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的1 564名学龄儿童的乳牙龋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在龙马潭区12 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3~6岁1 564名学龄前儿童(男792名,女772名),其中乳牙龋病例数为576例(男284例、女292例),乳牙龋数为2 228颗(男1 024颗、女1 204颗)。 1.2 方法 以《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进行诊断和检查。儿童采取端坐位或立位、大张口,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天津产华兴同牌),直视检查并记录患龋乳牙数(包括龋、失、龋补牙数)。在记录龋失牙时与生理性脱落乳牙相区分[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不同性别乳牙患龋情况比较 2.2 儿童各年龄组患龋情况比较 2.3 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牙位的关系 3 讨论 该结果表明,该区乳牙患龋率女童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文献报道不同[2];与文献[3]比较,5岁和6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略低,但龋均略高;与文献[4]相比,3岁和5岁组患龋率更低,龋均略高;龋齿牙位分布以下乳切牙最少,少于乳尖牙,与文献报道不一致[5]。这说明以上指标存在地区差异。该结果还显示,该区男童女童龋齿数相当,学龄前儿童易患龋,3岁儿童患龋率上升较快,至6岁时达到高峰,此时为乳牙萌出后2~4年,是好发龋病的时期,与文献相符合[6-7]。下颌乳磨牙的患龋率高于上颌乳磨牙患龋率,上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亦高于下颌乳前牙的患龋率,与文献一致。同时调查人群近2/3人数儿童无龋,龋齿集中在少数人群中,与文献[8]报道一致。调查结果示,儿童乳牙的龋齿各牙位分布有明显的对称性;龋齿好发牙位为乳磨牙,邻面龋牙数大于合面龋牙数,且相邻两颗牙同时发生,邻面龋与食物嵌塞有关。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龋齿数多的儿童喜食碳酸饮料,且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9]。这说明儿童的饮食习惯、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是儿童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可知,学龄前儿童龋病情况不太乐观, 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并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适龄儿童可实施窝沟封闭术[10],早预防早治疗,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 [2] 宋开茂,余国玺,张帆,等.西安市412名3-5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2):101-109. [3] 范卫华,黄少宏,郑庄,等.2008年广州市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3):127-130. [4] 刘英,马敏,王兵,等.720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模式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76-978. [5] 左志远,陈浩.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