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的“护鸟卫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畔的“护鸟卫士”.doc

洞庭湖畔的“护鸟卫士”   从“打鸟族”变成“护鸟人”   沅江市在美丽的洞庭湖畔,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着广袤丰饶的湿地资源,为各类候鸟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   李剑志是沅江市一位普通市民,近年来,他拯救了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鸟类;用镜头记录鸟儿,写了12本密密麻麻的鸟日记;向人们进行爱鸟、护鸟、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宣传,因而被当地环保部门称为“洞庭护鸟卫士”。可谁能想到,10多年前,李剑志还是一个喜欢背上气枪到南洞庭湖边的林子里或芦苇荡里打鸟的“打鸟族”。   1999年8月10日,李剑志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便背上汽枪到南洞庭湖边的芦苇场里打猎,当他走到泗湖山镇鲜鱼塘村时,看到该村农民黄远富捡到一只猴面鹰。当时,有一外地客商愿意出高价收买,但黄远富拒绝了别人的重金收买,将其无偿献给了沅江市林业局。这一举动,让李剑志陷入了沉思,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尚且懂得护鸟,曾是一名军人的自己怎么能去打鸟呢?于是,李剑志放下猎枪,操起相机,开始拍摄洞庭湖区的鸟,并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拍摄的鸟类作品来唤醒更多的“打鸟族”来爱鸟、护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护好洞庭湖区美好的生态环境。   不惜重金,拯救白尾海雕   2009年隆冬时节,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雪天,鸟儿饥肠辘辘,视力低下,最易落入不法者的网兜。上午8时许,李剑志得知万子湖水面上架设了一张丝网,网上粘有好几只白尾海雕,便急匆匆地蹬着自行车赶了过去。   万子湖是南洞庭湖水面较大的湖,在湖边南约800米处,两根木柱高高竖立于湖两岸,一口长30多米、高约两米的丝网横跨于湖面上,网上粘着5只白尾海雕。它们有的昂着头,有的垂着身子,有的不停地扑打双翅,发出“吱吱”惨叫声。李剑志随手折断一根芦竹,蹬上停泊在水边的破木船。木船缓缓移至湖中心。船靠近了网边,他小心翼翼取下白尾海雕。一只白尾海雕腿部伸展不畅,浑身颤抖,奄奄一息。他迅速解开衣襟将它搂在怀中。原来,这张网是不法者设置的,网上系有猪肉、猪肝作诱饵,白尾海雕觅食时一旦脚爪陷入网眼即成瓮中之鳖。“太缺德了!”李剑志一气之下用剪刀将丝网剪得七零八落,并将湖两岸的木柱连根拔起,送到当地村干部家中。   那次雪中救白尾海雕后,李剑志奔波于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等部门,检举揭发在南洞庭湖面上设网捕鸟的不法行为。短期内,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大队,对全市湖面、河道进行了全面整顿治理,收缴网具100余件,同时在河岸醒目处竖起“禁止捕鸟”警示牌,乡村河岸两侧随处可见“保护鸟类,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等宣传标语,从而增强了市民的鸟类保护意识,有效地打击了捕杀野生鸟类的不法行为。   1999年以来,李剑志先后救下白尾海雕180余只。这些稀少的野生鸟类大都是从菜市场或农民家里收回来的,光此就花费资金3万余元。平时,李剑志节衣省食,但对于护鸟救鸟来说,他花钱从来不犹豫。   刀下拯救猫头鹰   李剑志说,在他多年的护鸟经历中,最难忘的,就是在菜市场解救猫头鹰的那次。   2008年11月的一天,李剑志去新湾镇菜市场买菜,发现一个地摊旁围了不少人,便挤了进去。“猫头鹰可是个好东西,我得了20年的眼疾,吃了20年中药,不见效。去年吃了两只猫头鹰,嘿,没多久眼睛就好了。”一位中年男子“现身说法”讲述着猫头鹰治疗眼疾的独特疗效。地摊上,一名青年妇女将一只猫头鹰踩在脚下,她左手揪住猫头鹰头部,右手持一把锋利的剪刀,正准备下手。   见状,他大喊一声:“不能杀”,并冲上去夺下了剪刀。在场人见他咄咄逼人的气势,愣住了。“我花钱买的,怎么不能杀?”正要购买猫头鹰的一个中年妇女争辩说。“人家买着治眼疾的,碍你什么事?”那个吆喝叫喊的中年男子也在一旁帮腔道。兜售猫头鹰的青年妇女捋起衣袖逼近李剑志,不停地叫嚷着“少管闲事,还我剪刀!”一场斗殴一触即发。   “猫头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鸟类,是国家资源,你杀它触犯法律!”李剑志瞪着双眼毫无惧色,“走,跟我去市林业局!”   那青年妇女见李剑志动了真格,渐渐软了下来。   “猫头鹰吃虫子、捉田鼠,对农作物生长有好处,我们都有保护的义务!”李剑志稍稍缓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各位乡亲,治疗眼疾的药很多,怎么偏偏要杀猫头鹰来治眼疾呢?要知道,无论是捕杀还是食用猫头鹰都是违反法律的。”   最终,李剑志花150元买下了猫头鹰,并足足骑了5公里自行车,将猫头鹰放进了南洞庭湖边的芦苇林里。14年来,他先后救下140余只猫头鹰。   用镜头进行护鸟宣传   在保护鸟类的同时,李剑志一边研读有关环保和鸟类生活的资料,一边开始野外拍摄,用镜头记录和呈现人与鸟的世界。多年来,他走遍了东、南、西洞庭湖的每一寸湿地。目前,他已在洞庭湖湿地拍摄天鹅、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