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in * 两端单链DNA母链不填补成双链,就会被核内DNase酶解,造成子代染色体末端缩短。 某些低等生物出现少数特例,经多次复制后的染色体越来越短,造成末端相邻的一些重要基因丢失、遗传信息完整性破坏。 * * 端粒 染色体 端粒(telomere) 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 与它的结合蛋白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结构。 端粒的功能: ☆ 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 ☆ 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 ☆ 补偿DNA 5′末端在清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 * * 端粒的结构特点 TTTTGGGGTTTTGGGG… 端粒的共同结构是富含(TmGn)x重复序列,重复的次数由几十到数千不等,并能反折成二级结构。 水解引物后每个染色体的3’末端比5’末端长,伸出约12~16个单核苷酸链,这一特殊结构可募集一种称为端粒酶(telomerase)的特殊酶。 P5’ HO3’ 3’ O P5’ 5’P 3’ OH * * 端粒酶(telomerase) 人端粒酶组成 (1997,成功克隆) 功能特点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 ①端粒酶RNA(hTR, 能与染色体的3’ssDNA互补) ②端粒酶协同蛋白1(hTP1) ③端粒酶反转录酶(hTRT) ☆ 能以自己的RNA组分作为模板, 以染色体3’端的ssDNA作引物, 延伸其底物DNA的3’端。 * * 端粒酶催化作用的爬行模型 G-C配对回折 * * -OH -OH -OH 正常细胞: 细胞分裂 衰老死亡 细胞年轻化 细胞分裂 导入端粒酶 抗衰老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 *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但有某些肿瘤形成时可产生端粒缺失、融合、或缩短等现象。 ☆癌细胞可通过某些机制启动端粒酶基因的表达,使染色体端粒稳定地维持一定的长度,使癌细胞得以持续增殖、转移并获得永生。 大多数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约85%)端粒酶活性增高。 ☆端粒酶可作为为病变组织良恶性鉴别指标,及抗癌治疗的靶位点。 * * * * 真核与原核生物复制的主要区别 * * 反转录和其他的复制方式 第四节 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Other DNA Replication Ways * * 学习要求: 掌握反转录概念、作用特点、作用过程及生物学意义。了解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NA病毒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现象 逆转录酶 又称反转录酶,为依赖RNA的D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RDDP)。 一、反转录酶和反转录 1.逆转录酶活性:以RNA为模板(tRNA为引物)合成cDNA 2.RNase H活性:水解RNA-DNA杂合分子中的RNA 3.DNA-pol活性:以DNA为模板合成cDNA(第二条链) 逆转录酶没有3′→5′外切酶活性,无校对功能。 * * 复制引物:病毒自身的tRNA的3′-OH 。 图12-18 反转录酶催化RNA转变为双链cDNA的途径 AAnA TTnT 5′ 5′ mRNA 反转录酶 mRNA cDNA 3′ TTnT AAnA Rnase H TTnT 3′ DNA poly I cDNA 核酸酶S1 双链cDNA 3′ 5′ 3′ 5′ 5′ B.试管内合成cDNA * * 反转录病毒细胞内的逆转录过程: 受体:CD4 辅受体:CCR5/RANTES 或 CXCR4/SDF-1 gp120 二、逆转录研究的意义 (1)扩展了中心法则;表明RNA可同时兼有遗传信 息传代与表达的功能。 (2)对反转录病毒的研究,有助于肿瘤和艾滋等疾 病发病机制和诊治的研究。 (3)cDNA 法、反转录病毒载体已成为基因工程和 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 1964~1970, Baltimore、Temin和Dulbecco在RSV和MLV研究,发现反转录酶、肿瘤病毒和细胞遗传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获1975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 * AZT(3’叠氮-2’, 3’双脱氧胸腺核苷)是已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的抑制反转录酶的药物 AZT经T淋巴细胞吸收后转变为AZT三磷酸酯。 * * PPP- 一方面AZT三磷酸酯与HIV反转录酶有高亲和力,竞争性抑制了酶对dNTP的结合; 另一方面AZT可被加接到合成中的DNA链3′端,但AZT没有3′-OH,故病毒DNA合成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ET)(三级)_理论知识模拟试卷-2010.doc
- (电大学习资料)0计量经济学课程简介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1第一章 导论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2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3.4新虚拟变量.ppt
- (电大学习资料)3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非线性回归模型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4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5第五章 异方差性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6第六章 自相关NEW.PPT
- (电大学习资料)7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new.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13章 RNA的生物合成(5-1, LMJ2015).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14 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5-1, LMJ2014).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15章 基因表达调控(4, LMJ2015).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16章 细胞信号转导-唐旭东.pptx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21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4-1, LMJ2015).ppt
-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第23章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1, LMJ2015).ppt
- (现代化学)13酸碱平衡.ppt
- (现代化学)32物质结构基础2.ppt
- (现代化学)41元素概述.ppt
- (现代化学)4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