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三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 目的要求
(1)明确气液两相平衡的概念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
之间的关系。
(2)测定环己烷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并求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3)熟悉和掌握真空泵、恒温槽和气压计的构造和使用。
2 基本原理
(1)饱和蒸气压、正常沸点和平均汽化热:液体在密闭的真空容器中蒸发,当液体上方蒸汽的浓度不变时,即气液两相平衡时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或液体的蒸汽压。当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就叫该液体的正常沸点。而液体在其它各压力下的沸腾温度称为沸点。
当纯液体与其蒸汽之间建立平衡
X (l) X (g) (p,T) (2.3.1)
热力学上可以证明,平衡时p与T有如下关系:
(2.3.2)
式中 dp 和 dT 表示由纯物质组成的两相始终呈平衡的体系中 p 和 T 的无限小变化;而△S 和△V 系指在恒定的 p 和 T 下由一相转变到另一相时 S 和 V 的变化。因相变(2.3.1)是恒温恒压可逆过程,△G为零,故△S可用△H/T代替
(2.3.3)
式(2.3.2)和式(2.3.3)均称为克拉贝龙(Clapeyron)方程式。
当在讨论蒸气压小于101.325kPa 范围内的气液平衡时,可以引进两个合理的假设: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l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则△V =Vg;二是蒸气可看成是理想气体,则△Hv 与温度无关,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为常数。由此得到
(2.3.4)
式(2.3.4)不定积分后得克劳修斯—克拉贝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式
(2.3.5)
式中,p为液体在温度T(K)时的饱和蒸气压,C为积分常数。
实验测得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后,以lgp对1/T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m为
(2.3.6)
由此即可求得平均摩尔汽化热△Hv。
(2) 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方法主要有:
①静态法: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此法适用于具有较大蒸汽压的液体。 ②动态法:测量沸点随施加的外压力而变化的一种方法。液体上方的总压力可调,而且用一个大容器的缓冲瓶维持给定值, 汞压力计测量压力值,加热液体待沸腾时测量其温度。
③饱和气流法: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干燥气体缓慢地通过被测纯液体,使气流为该液体的蒸汽所饱和。用吸收法测量蒸汽量,进而计算出蒸汽分压,此即该温度下被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该法适用于蒸汽压较小的液体。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环己烷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所用仪器是等压计(也叫等位计),如图2.3.1所示。
图2.3.1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示意图
1.U型水银压力计 2.等压计左支管 3.等压计中管
4.等压计右支管 5.温度计 6.缓冲瓶
管4中盛待测液体,本实验为环己烷,2、3管中液体可以认为是管4中液体蒸发后冷凝而成,当然与管2中是同一种纯液体。管2、3之间的这部分液体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隔绝空气浸入管2与管4之间的气体空间,当该空间只有被测纯物质气体所充满时,气液达平衡,此时气相所具有的压力才是饱和蒸气压;另一个作用是用作测量的标度,当管2与管4之间气体部分纯粹是被测物质的蒸气时,调节管3上面压力使管3与管2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管3上面的压力与饱和蒸气压相等,通过测定此时管3上面的压力就可以达到测定饱和蒸气压的目的。平衡管3上面与系统连接,系统压力由开口水银U形压力计测定,由压力计读出压力差△h, 则系统内的压力可由下式求得
p = p0 -△hρg (2.3.7)式(2.3.8)中p0为大气压(Pa),ρ为水银密度(13.6 kg﹒m-3),g为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0665 m﹒s-2。
3 仪器 药品
饱和蒸汽压测定成套装置; 环己烷(分析纯)
4 实验步骤
(1) 装样:将等压计内装入适量环己烷。
(2) 检漏:首先转动缓冲瓶上的三通活塞,使真空泵与大气相通,插上电源插头,泵开始工作后,再转动三通活塞使泵与系统相通,将体系内空气抽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