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docVIP

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青杨天牛在吉林省一年发生一代,该虫具有发生范围广、繁殖力强、 为害严重等特点,是吉林省西部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可有效控制该虫为害。 关键词:青杨天牛;特性;综合防治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座机电话号码015NY,座机电话号码5)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38 1 青杨天牛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征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又名青杨楔天牛,在分类上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nae),是杨树幼树的危险性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在欧洲。以幼虫连续钻蛀为害枝干,特别是顶梢和侧枝。幼虫首先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连续钻蛀,最终蛀入木质部为害,从而影响养分的正常运输,并在被害处形成纺锤状的虫瘿,致使枝梢干枯影响苗木成才。若在幼树主干髓部侵害,可导致整株死亡。 雌虫体长约13毫米,雄性成虫体长约11毫米。成虫体呈黑色,密被浅黄色的茸毛。复眼黑色,呈椭圆形。触角为丝状,着生在复眼内侧的上方。雄虫触角与体长基本相等,雌虫略短于体长,相当于体长的5/6,柄节最短,第三节最长,其后各节又逐渐缩短。柄、梗两节均为黑色,鞭节颜色雌雄不同,雄虫每节的前半部分为黑色,后半部分为银灰色。雌虫每节的前1/3部分为黑色,2/3为银灰色。前胸背板呈圆筒形,上有3条黄色的茸毛纵带,前部延伸到头部后缘。鞘翅两侧平行,其上布满粗糙刻点,其内生有浅黄色的茸毛。在两鞘翅上,各生有4个距离几乎相等的黄色茸毛斑,斑纹形状不整齐。第一个着生于近基部1/4处,第二个于其下后方的外侧约2/4处,第三个较大,微呈横形,位于末端1/4处,与第二个平行。 成虫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历经约20~34天。成虫于5月上旬~6月中旬开始发生。雄虫一般较雌虫提前3~5天羽化,雌雄比例约为1∶1。成虫羽化后需经过1天左右才开始钻蛀,先用足将幼虫在越冬前于蛹室末端堵塞的木屑推到另一端,然后咬一直径约为3.5毫米的圆形羽化孔而爬出。成虫一般在白天羽化出孔,以上午9时到下午1时最多,约占70%。成虫出孔后沿着枝干爬行,温度高时,经4~5分钟即可飞翔。 成虫一般白天活动,当早晨太阳出来后,均在树冠的阳面取食或活动,特别是中午最为活跃。如遇风雨,则栖息在叶片背面或枝条上不动。成虫有假死性,遇到惊吓后,身体倒转或侧向假死下坠,常于坠落途中又展翅飞逃。成虫出孔后,一生不断取食,食量不大,将叶内或叶柄咬成不规则的缺刻或麻点。 2 综合治理 针对吉林省青杨天牛发生和为害的特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该害虫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将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的水平以下。 2.1 预防措施 2.1.1 良种壮苗 应用吉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认)定通过的杨树品种,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育苗。加强水肥管理,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按照LY/T 1716规定操作。 2.1.2苗木检疫 出圃前,做好苗木分级和检疫工作。 2.1.3 适地适树 根据吉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认)定通过的杨树品种适生区,应按照GB/T 15776规定进行造林,提倡营造混交林。 2.1.4营林抚育 应按照GB/T 15781规定进行森林抚育。 2.2 物理防治 12月至翌年3月剪除虫瘿,集中销毁。 2.3 生物防治 7月上旬在青杨天牛发生的林分中释放哈氏肿腿蜂(曾用名管氏肿腿蜂),轻度发生林分释放50 头/株,中度发生林分释放150 头/株,重度发生林分释放250 头/株。 2.4 化学防治 成虫期:4月下旬,树冠喷洒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微胶囊制剂触杀成虫。 卵期:5月中旬,在新植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用氧化乐果等渗透性杀虫剂点涂青杨天牛产卵刻槽。 幼虫期:5月下旬~6月上旬幼虫孵化盛期,用虫线清乳油等化学药剂树冠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任利伟,李飞.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1,30(02):28-30. [2] 李桂如.论青杨天牛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J].山西林业,2007,(05):37-38. [3] 贾越真,韩玉辉,朴永杰,等.青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57-59. [4] 高瑞桐,陈合志,林淑荣,等.杨树蛀干害虫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01):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