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性监测 失代偿患者往往合并并发症(如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或伴发其他疾病如感染等,需要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对移植患者尚需免疫抑制剂,而目前有关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这些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尚不清楚同时应用时是否会互相增加毒性。 * 不同核苷(酸)类药物的安全性监测注意点 药物 肾毒性 肌酸激酶升高 骨密度降低 LAM 无 有,3%的患者有3-4级CK升高3 无 ADV 有,5年发生率3%-16%1 无 有,核苷酸治疗(包括ADV和TDF)令68%的患者发生骨密度降低4 LdT 无 有,7%的患者1年内、12%的患者2年内有3-4级CK升高3 无 ETV 无 无 无 TDF 有,治疗60月平均GFR降低11%2 无 有,核苷酸治疗(包括ADV和TDF)令68%的患者发生骨密度降低4 * 1.Ha NB, et al. Hepatology 2009;50:1-8; 2.Van Bommel F,et al. AASLD 2009;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5:13-24 4.Viganò M, et al. AASLD 2010. Poster 414.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总体安全性和耐药性良好;不同药物的监测重点和监测频率要求不同,如ADV、TDF重点监测肾功能、骨密度,LAM、LdT重点监测CK。 LAM/LdT治疗可造成肌酸激酶升高 * 1. /WS01/CL0078/51602.html 2. Novartis. Sebivo? (telbivudine) EU SPC. Feb 2007.. 对失代偿期患者乳酸酸中毒是临床需额外关注的安全性问题 * 所有核苷(酸)类似物均存在线粒体毒性 1.Fontana RJ. HEPATOLOGY 2009;49:S185-S195. 联合治疗仍存在安全性问题 * 1. Carey I, et al. AASLD 2011, San Francisco, CA. Poster 1396. 2. Girgis CM,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1;45(5):468-73. * 耐药监测及管理 耐药监测及管理 耐药是制约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问题。 一旦耐药发生,不仅使已取得的治疗获益丧失,还有导致肝脏病变急剧恶化,疾病加速进展为肝衰竭,增加肝移植、HCC发生的风险,使死亡风险增加。 因此,对于已进展为晚期肝病阶段的肝硬化患者而言,尽可能减少耐药发生的机会尤其至关重要。 * 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的预防和治疗 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 谨慎选择核苷(酸)类药物,初始选用强效和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如ETV、TDF的单药长期治疗; 尽量避免低耐药基因屏障药物的单药序贯治疗;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HBV DNA,一旦出现耐药信号,应尽快进行耐药基因位点的检测; 对已确认的耐药,应及早进行挽救治疗,避免可能出现的肝脏功能失代偿、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19(1):13-24. 4. Liaw YF, et al. Hepatol Int. 2012;6(3):531-561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及其管理.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3,3(1):1-11. 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率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LVD1 24% 38% 49% 67% 70% ? ADV1 0% 3% 11% 18% 29% ? LdT1 4% 25% ? ? ? ? ETV1,2 <1% <1% 1.2% 1.2% 1.2% 1.2%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Hepatol 2009; 50:227-242 Tenney D.J. et al. J Hepatol 2009;50(suppl1):s10 * 耐药是长期治疗的最大阻碍 * 耐药患者的疾病进展率明显高于无耐药的患者1 随机化后的时间 (月) 疾病进展终点: HCC, 肝脏失代偿 或死亡 1. Liaw Y-F, et al. NEJM 2004; 351:1521-1531 耐药是长期治疗的最大阻碍 * 耐药导致HCC发生风险增加,即使有效挽救治疗也难以降低风险1 1. George V. Papatheodoridis,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0; 53: 348–356 耐药导致后续治疗困难 * 拉米夫定耐药后换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下降,耐药率增加1 48周时A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