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Windows平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新认识Windows平板.doc

重新认识Windows平板   就影响力而言,无论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Android,都不如微软Windows的底蕴深厚。最好玩的网游和单机游戏、最常用的办公和专业软件,只有Windows系统才能驾驭。可能,大家对Windows平板的印象还停留在要么性能孱弱、要么售价高昂、要么笨重呆板的阶段。现在,让我们重新认识Windows平板电脑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曾经,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在设计上还没有今天这样泾渭分明,“是否配有触控屏幕”是区别两种设备的核心参数。然而,点触式的操作还需OS进行“技术支持”。因此,“Windows平板电脑”正式被业内认可的时间节点,就是微软于2001年推出“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操作系统的历史瞬间,而Windows平板电脑在这个时期也被广泛定义为“Tablet PC”(图1)。   没错,Tablet PC其实就是配备了旋转式触控屏幕且预装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系统的笔记本。在Tablet PC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原IBM(现联想)旗下的ThinkPad X Tablet系列(图2),从X41T开始到S230u Twist,这种旋转触控屏幕的机身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可惜,Tablet PC从诞生伊始就注定要以失败告终。原因很简单,就连最新的Windows 8.1对触控操作的优化都不够好,你还能指望10多年前的XP系统有“人性化”操作的机会吗?此外,这种旋转触控屏幕与机身连体的设计形式,也注定它不会很轻薄,再加上“绝对高端”的市场定位,Tablet PC从未被普通消费者所认可。   作为Tablet PC计划的推动者,“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的英文缩写)也认识到了这种大块头在便携性和成本方面的缺陷。于是自2006年起,UMPC“Ultra-Mobile PC”和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的概念孕育而生。严格来说,UMPC才算是“平板电脑”的雏形,它采用了7英寸或者更小的触控屏幕,搭载英特尔超低压版处理器,并预装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系统(后期Vista系统也内置了Tablet PC的组件)。   UMPC和MID虽然解决了便携问题,但仍存在性能孱弱、触控体验不佳的缺点(电阻式触控技术),因此长期都仅是时尚达人手中的玩物。作为最广泛的消费群体,普通用户只能在电影里看到此类设备大放异彩。于是,一股被压抑很久的“平板情结”开始蠢蠢欲动,等待爆发的时机……   2010年1月27日,当乔布斯正式将iPad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消费者被压抑许久的“平板情结”得以释放(图4)。因为iPad解决了Tablet PC和UMPC面临的诸多麻烦:用电容式触控技术解决操作难题、用iOS系统替换Windows实现易用体验、ARM架构芯片和超大电池不再担心续航缺陷,而499美元的上市价格,更是将素以“土豪专用”自居的Tablet PC和UMPC们打回了原型。   可以说,iPad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的设计形态以及操作思路,并在价格上首次向普通消费者示好。随后,借助谷歌Android系统的东风,Android平板电脑则以更亲民的姿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iPad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没有Windows系统的设备也能叫“电脑”,无需键盘鼠标也能“好玩”。   有高兴的就有哭的。在iPad发布前,“上网本”正在传统PC领域大杀四方,凭借小巧身材和低廉售价,让用户忘记了还有Tablet PC和UMPC的存在。然而,随着iPad和其他Android平板上市,上网本也如明日黄花迅速衰败。没有笔记本性能强,不如iPad好玩,上网本死得并不冤枉。   当iPad成为新一代平板电脑的标杆之后,在该领域早已耕耘10年之久的Wintel联盟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追随者”。此时的消费者已被“惯坏”,在他们心中的平板电脑应该具备和iPad一样的便携性,有流畅的触控体验和好玩的APP,还会用iPad的价格去衡量其他品牌平板是否具有性价比。因此,Wintel联盟开始转型了:给上网本换上触控屏幕――失败,因为性能太差;给笔记本装上触控屏幕――失败,因为笔记本太过笨重;提出触控式超极本/超薄本概念――失败,因为价格超标(图5)。上述设备更深一层失败的原因是,长得“不像”平板电脑。   实际上,Wintel联盟的平板梦从未中断,微软将Metro(动态磁贴)界面引入Windows 8/8.1就是为了触控体验;英特尔在上网本领域定制的Atom处理器,也一直在为实现高性能低功耗而做着技术积累。时至今日,微软有了更适合触控操作的系统,而英特尔也推出了无需风扇散热的高性能处理器,当二者结合之后,让Wi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