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節問卷調查法
同時性媒體使用之初探性研究
王鈞浩
第二節 問卷調查法
一、研究方法
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的「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是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處在1983年推動,並協調相關學界專家來研擬執行。此調查研究為五年為一間隔,而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十五次三十組問卷的全台地區抽樣調查,二十八份問卷資料已公開讓學界使用。因此,「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的主要目標便是廣泛蒐集資料,以提供學術界於國內社會變遷之研究分析。
特別的是,這份研究是國內接近「同時性媒體使用」概念的大型普查,因此成為本文有意進行初探的來源。另外,鑒於2008年五期四次(問卷一:大眾傳播組)已經刪除本研究欲分析的相關題項,無法成為之後討論的部份,故本研究將採用2003年四期四次(問卷一:大眾傳播組)2161份的問卷結果,以量化方式進行次級資料的分析。另外,以下數據只針對該年度的大眾傳播組進行報告,同時期的2003年度之問卷二:國家認同組,則不列入討論的範圍。
二、抽樣方法
大眾傳播組的樣本年齡層為調查當年18歲以上的人口數,即問卷的母體年齡不設上限。使用的抽樣方法為機率抽樣,所有的抽樣過程如下:首先依據羅啟宏 1995 於「台灣省鄉鎮發展類型之研究」表示,透過人口特性、商業發展、公共設施、財政狀況、地理環境等相關指標,可將臺灣全省各鄉鎮市區依不等特性歸類成新興鄉鎮、山地鄉鎮、綜合性市鎮、坡地鄉鎮、偏遠鄉鎮與服務鄉鎮等七級, 加上臺北市、高雄市和省轄市,合計共十個等級。
其次,依各大分層中所有鄉鎮總人口數的比例,分配每一大分層可抽出的人數多寡,再按照方才人數多寡的比例,決定該大分層可被選取的鄉鎮市區為多少, 由此產生了第一抽出單位 primary selection unit, PSU 。爾後,於每一鄉鎮市區當中,使用等距抽樣法 systematic sampling 系統地抽取一定數目的村里,成為第二抽出單位,並以同樣的等距抽樣法,於第二抽出單位中決定最後的受訪樣本。臺北市、高雄市和省轄市也是依序以上原則進行抽樣。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瞭解的,為能增加符合大眾傳播組之中網際網路使用者樣本,當成功樣本為「非網際網路使用者」時,便觀察該戶其他成員是否具有使用網路的行為,若僅為一名即為加抽的受訪者。反之,當該戶擁有一名以上的網路使用者時,有其他必須遵照的加抽規定:比較這些網路使用者的出生月份, 取距離成功樣本出生月份最近的一位,如果該戶無法提供確切的出生月份,使用出生年份來替代亦可。只是,若加抽的戶中網際網路樣本,依然無法成功受訪而被列入失敗樣本時,除註明失敗原因外,便不再從該主樣本受訪者戶中加抽其他網際網路使用者。
三、受訪者輪廓
依循以上機率抽樣的方式,但為了避免拒訪或其他導致失敗的因素發生,有必要採取膨脹方式來估算每一村里所需抽取之人數,而所參照的膨脹比例是根據過去調查計劃原則,約介於1.6~2.1倍之間,如此於第一階段可得3724名受訪者。
誠如下表3-2-1所列,在實際訪談與計算加抽戶中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後,仍未達預定之完成案數2000名,所以又加抽650名,且需另外計入戶中加抽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樣本278名,至此總計抽取了4652名受訪者。而實際完成訪談的總數為2161 名,此數據包含了主樣本的1946名,與加訪樣本的215名,成功率為44%。另外, 若扣除確定受訪者不住在戶籍地者及身心障礙無法溝通者的746人,完訪率提升至54%。
表3-2-1 每階段樣本數統計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抽出樣本數 3724 650 段訪問樣本數 3722 650 訪問樣本總數 4374 期望完成份數 2000 實際完成份數 1946 失敗樣本數 2428 完訪率 44% 附註:
1.實際完成份數不包含「戶中加抽網際網路使用者」共215 份。
2.加抽戶中網際網路使用者樣本共278 案。 圖3-2-1 問卷設計的基本架構
(節錄自2003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之報告書) 街訪閒聊 私下 正式會議
親身傳播 公共 看野台戲 劇院表演 私下 寫信電話 傳真電會 印刷媒介 公共 電子媒介 新媒介
中介傳播 混合 網際網路
2003年度與往年最大的差異在於,整份問卷除了延續過去的重要議題外,又增加有關閱聽人於網路媒體的差異傳播行為,以網路對民眾的態度與行為的影響。又觀察該問卷,共分為基本狀況、傳播行為兩大部分,前者紀錄了受訪者的性別、出生日期、家庭與其他成員狀況、教育程度、就業情形等俗稱的人口統計變項,共19個大題;後者則仔細詢問受訪者的傳播習慣,分類大綱包含了媒體使用的基本狀況、傳播行為、網路使用行為、網路使用動機與態度、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