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第一章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特教 王 玉 妇科按摩学 内容简介 包括: 总论 第 1 章 各论 第 2—6 章 附论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绪言 二.女性的生殖脏器 三.女性的生理特点 四.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病因病机) 五.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四诊概要) 六.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 七.预防与保健 第一节 一.定义: 中医妇科学----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女性解剖、生理、 病理特点和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妇科按摩学----是中医按摩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 于中医妇科学的范畴 二.研究范围: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 产、产后、乳疾、徵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癥, 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经、带、胎、产、杂病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十大历史阶段) 一.夏商周时代---萌芽时期 萌芽阶段—主要有关于难产,妇科药 物,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相关著作: 《史记·楚世家》—难产 《诗经》《山海经》—妇产科用药 (“种子”“避孕”药) 《列女传》—胎教 二.春秋战国时代----奠基时期 出现专门从事妇产科的医生。 如:医和、医缓、扁鹊 —带下医 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 相关理论。 相关著作: 《内经》 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妇科方面贡献如下: 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基本理 论。 2. 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覃、石瘕等。 3. 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4. 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带下医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优生 (近亲结婚有害后代) 《内经》 三.秦汉时代---雏形形成 1.秦代—出现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2.汉代—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首载药物堕 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出现一 批妇产科专著、专论。 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之妇人三篇》 论述了各种妇科疾病并提出阴道冲洗 和纳药的外治法。 华 佗— 麻醉药(麻沸散)、创伤药(神膏), 成功进行了开腹摘除死胎的手术。 淳于意— 首创“诊籍” 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进一步发展 提出—晚婚与节育 记载—针刺引产成功案例,及逐月养胎理论。 晋·王叔和—《脉经》“尺中不绝,胎脉方真”描写了 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 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五.唐代---框架基本形成 建立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太医署”。 孙思邈—《千金要方》综合性医书 为妇产科发展成独立专科创造了条件。 王 焘—《外台秘要》记载堕胎断产方法 (节制生育) 《产宝》我国现存的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 六.宋代---妇产科独立分科 1.妇产科—成为独立学科 在政府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 2.出现了较多的妇产科专著。 如:张子健—《十产论》,异常胎位和助产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 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冲心” 、 “冲胃” 、“冲肺”的症状和治疗,指 出了“三冲”的严重性. 七.金元时代---丰富妇产科学 金元四大家--开阔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的思路,对妇产科从不同角度做出贡献。 (寒凉、攻下、温补、滋阴) 如:朱震亨(朱丹溪)--《格致余论》: “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 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 于右。”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 八.明代—设立妇人科 妇产科专著较多,中医学对肾及命门学说 的研究和阐发,从理论上给妇产科以重大影响. 《广嗣纪要·择配篇》—妇女生理缺陷的螺、纹、 鼓、角、脉五种不宜,即“五不女”。 九.清代与民国 1.清代著作较多 《傅青主女科》—肝脾肾立论 《达生篇》—胎前、临产、产后调护,难产救治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女科要旨》—调经、种子、胎前、产后等 2.民国著作较少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医话、医案 十.建国以后 中医妇科学得以整理和提高,还出现许多中西医结 合的新成果。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