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农人”到“新农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老农人”到“新农人”.doc

从“老农人”到“新农人”   自幼接受传统农业的熏陶,心中却一直追求着现代农业的品牌之路;从小在农村接受教育,思想却从未落后城市的步伐。王修柱,黑龙江富锦市东瑞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的成长一路伴随着“农”字,自己也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事业由衷地热爱,“从生下来到现在,我的一切都与农业息息相关”,他自己如此感叹道。   记者见到王修柱时,他刚刚从佳木斯乘汽车长途跋涉赶到北京,经过一天的路途颠簸,仍然精神抖擞,看不出一丝疲倦之意。“从小务农,什么苦都吃过,在车上睡一夜就到了,这点苦不算什么。”王修柱乐呵呵地解释道。相较以前,他的生活的确富裕了很多,但吃苦耐劳、节俭朴素的品质却藏于其心,攀谈几句就不难看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人”。   吃苦耐劳,成为资深“老农人”   王修柱在18岁时就已经开始开着“四轮”在富锦市四处收粮,再把收来的粮食集中销售。这个年纪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可能才刚刚步入大学的校门,仍然一脸稚气地在学校的课堂里读书,王修柱却已经开始积累他的粮食收购与销售经验,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里“读书”。相较于其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王修柱的日子的确是苦的,但也注定了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回想那段刚刚开始步入社会的日子,王修柱坦言自己经验不是很足,再加上每年的行情也不尽相同,并不能确保每年都能赢利,但自己省吃俭用,八九年下来也攒下一些钱,更重要的是这段日子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开拓了自己的眼光。2006年,王修柱东挪西凑了7.5万元买了100亩地,开始自己种水稻。谈起那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王修柱说自己真是吃了很多苦,也更加体会到庄稼人的艰辛,有时候除草剂对田间的杂草不起作用,他就亲自把草一根一根拔出来。尽管务农辛苦,他却一丝不敢懈怠,“就是为了能快点还上钱”,王修柱说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自己的地好好经营,争取把买地借的钱快点还上。   2008年,富锦市响应国家政策,在当地鼓励支持养猪,王修柱觉得既然政府鼓励就一定有道理,便响应号召,养了300多头猪,同时每个季度还养3500只鸡,一年下来赚了1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他于第二年借了100多万元开起了养殖场,以养猪为主,后来还养了一年鹅。这也让王修柱把粮食收购与销售、种植、养殖全都摸了个门儿清,成了资深“老农人”。   责任心驱使,发起成立合作社   2009年,王修柱通过竞选成为富锦市东瑞村村支书、村主任,这也让他对全村有了一份责任心,思想也从过去想着自己怎么赚钱转变为怎么带动更多人一起赚钱。带动当地百姓一起增收致富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高昂的成本也让广大农户的利益直接受损。目睹并亲身体会着庄稼人的艰辛,王修柱带领百姓一起致富的想法越发强烈。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东风刮来,带动当地百姓一起增收致富想法的萌芽终于迎来了破土而出的时候――2011年,王修柱搭伙6名股东发起成立了水稻合作社,也就是富锦市宏柱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注册资金1200万。   随着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入社农户过去的小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种粮成本,看到前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合作社需要现代化的发展,谈起合作社发展遇到的最大阻碍,还是“缺钱”。因为缺少抵押物,难以从银行拿到贷款,王修柱只能一次又一次找亲朋好友借钱,而他自己多年来也一直笃信并履行“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良好的口碑和吃苦耐劳的经营也让邻里对他十分信任,合作社逐渐发展到今天已吸纳社员80多户。   不断学习,树立绿色品牌意识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王修柱的很多想法和做法却一直走在前沿,比一般的“老农人”更注重学习。多年以来,他多次到北京等地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现代管理模式,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和与同行成功者的交流,很多现代理念深入其心,也让他树立了打造绿色健康品牌的想法。   其中一次在外学习期间,他结识了中国国际科技产业研究院的一些专家,通过交流他了解到富硒大米这种有特殊营养价值的产品。富锦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国家优质水稻主要产区,有“中国东北大米之乡”的美誉。王修柱心想合作社天时、地利尽占,为何不与富硒大米来一个完美的结合呢?2014年,他请研究院的两名专家到富锦考察,专家认为合作社所处地区适合开展富硒稻田。王修柱听了非常振奋,赶快把这个消息带给了合作社其他的股东和社员。但听到富硒稻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其他股东和社员纷纷摇头,不敢冒险开展这个以前从没了解过的方案。王修柱的计划就这样在众人的反对声中遗憾地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但绿色健康食品和品牌建设的梦想却从此扬帆起航。   打造绿色大米,化身“新农人”   2014年秋,王修柱租赁了已在佳木斯经营了20年的稻米加工销售企业黑龙江云龙米业,开始走“公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