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棘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doc
沙棘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研究 摘要:探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不同器官中抗坏血酸(AsA)积累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sA在沙棘幼叶和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茎和花中含量较低。沙棘幼叶和果实中AsA含量主要受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调节,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对AsA的积累也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抗坏血酸(AsA);L-半乳糖-1, 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中图分类号:S7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12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1.032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果实是中国古代藏医、蒙医的常用药物。中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1,2]。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可以作为辅酶在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生长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3-5],同时AsA也是植物和大多数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人类由于缺乏其合成关键酶而不能合成AsA,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因此AsA是植物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6,7]。 Wheeler等[7]提出植物体内合成AsA的途径中,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直接催化半乳糖内酯形成AsA,是As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GalLDH基因表达水平决定了AsA含量的高低。最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过量表达GalLDH可以提高烟草BY-2细胞中AsA含量[8],反义表达GalLDH mRNA导致GalLDH活性显著下降,以及AsA含量的下降[9]。在植物细胞内,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AsA代谢过程中主要的氧化分解酶[10],这2种酶分别在O2和H2O2的参与下将AsA氧化为不稳定的单脱氢抗坏血酸(MDHA),MDHA既可在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作用下还原为AsA,也可发生非酶歧化反应形成脱氢抗坏血酸(DHA),DHA可以通过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作用被还原为AsA,因此植物体内这4种与AsA代谢相关的酶活性也将影响AsA水平的高低[3,6,10,11]。目前有关沙棘维生素C积累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通过测定8年生沙棘生长过程中AsA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以期一定程度上揭示沙棘AsA积累的生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种植的8年生沙棘为研究对象,在沙棘发芽、长叶、结果期,采集同一株沙棘上部枝条顶端的叶、茎、果实,去杂质后称重,液氮速冻后置-80 ℃保存备用。沙棘幼叶、幼茎于6月下旬采集,花于7月中旬采集,幼果于8月中旬采集,成熟果实于9月上旬采集。 1.2 方法 1)AsA含量测定。参考Arakawa等[12]和戚元成等[13]的方法并略作改进。取0.3 g样本,加入3 mL 5%的TCA研磨成匀浆,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测定时,5 mL反应体系中含有1 mL 5%的TCA、1 mL 50%的EtOH、0.5 mL 0.4%的H3PO4- EtOH、1 mL 5%的BP-EtOH、0.5 mL 0. 03%的FeCl3-EtOH和1 mL样品提取液。30 ℃水浴反应90 min,于波长534 nm处测吸光度。 2)GalLDH活性测定。参考Tabata等[8]、安华明等[11]和徐茂军等[14]的方法并略作改进。取0.5 g样本在液氮中研磨成匀浆分装至试管,加入3 mL 5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 7.8,含0.2 mmol/L Na2EDTA,2%的PVP),然后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10 000 r/min离心20 min后收集沉淀。将沉淀轻悬浮于0.5 mL 5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供酶活性测定用。以上操作均在4 ℃下进行。 测定时取2 mL 1.05 mg/mL的细胞色素c(Cytc)、200 μL 56 mmol/L的L-半乳糖内酯(L-galactono-1,4-lactone)和200 μL提取液,总体积2.4 mL。测定前先将反应混合液于25 ℃预温热1 min,于波长550 nm处测定吸光度,反应从加入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