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doc

鹤煤四矿防治水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已有资料详尽分析了鹤煤四矿的水文地质概况,按照水文地质理论得出了含水层特征和矿井的突水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水措施,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水   1 区域概况   鹤煤四矿矿区位于鹤壁市北,南与一、二矿相接,北与九矿相邻,隶属鹤壁市鹤壁集乡。本区为丘陵地貌,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面标高126~227m。本区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汤河为区内唯一季节性河流,其发源于鹤壁市西中窑头附近,经本区南部、汤阴县城、在内黄县境内注入卫河,流量0.3~0.4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280m3(1980年8月),历史最高洪水水位140m左右。   2 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特征   根据以往区域水文地质研究,本矿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西界北起铜冶,向南经天喜镇、鹤壁集、许家沟一线为界,为一仅南北向延伸的中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岩层接触带。东部以青羊口断裂为界,南端在新村一带与西部边界相交,该边界在深部起阻水作用。该单元北界尚未查明。本单元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与新第三系碎屑岩组成,含水组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岩和砾岩,相对隔水岩为泥岩、沙质泥岩等,是一个以裂隙岩溶水和裂隙水为主的多层含水结构。下伏中奥陶统裂隙岩溶含水组水量丰富,水压力高。单元内断裂发育,岩层走向近南北,向东缓倾斜。本单元与西部水文地质单元的小南海~天喜镇泉域、许家沟泉域两个二级水文地质单元由水力联系。本矿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中部。   2.1 地表水   区内地势西高东低,为丘陵地貌,地表被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粘土及砾石层覆盖。流经井田的河流有陈家湾河和寺湾河,发源于距井田3~4km的西部山区,流向由西向东注入卫河的支流汤河。两河流域均属季节性河流,旱季河床干枯,井田内河床基底为50~80m第三系粘土,阻水性能极佳,使得地表水与基岩地下水不发生水力联系,对矿床开发无影响。   2.2 含水层   根据以往勘探资料(岩性、结构、富水性、赋存特征等)及二煤层开采已来的生产实践,将矿井范围内含水层划分成五个,分述如下:   (1)中奥陶统灰岩含水层   O2f灰岩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102.39~183.50m,矿区西部山区广泛出露,补给条件好。区内有20个钻孔揭露该层,揭露最大厚度123.4m(76水源孔),据区域资料:O2f灰岩含水层厚度397.97m。岩溶发育的大致规律是:0~100m以裂隙为主,有少量溶洞,洞内充填有铝土质砂岩;100~200m,裂隙和溶洞都不发育;200~300m,岩洞发育,以溶洞为主。该层厚度大,补给充足,富水性强,水头高,是二1煤层底板威胁最大的间接充水水源。太原组下段L2灰岩含水层   C3L2灰岩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83.9~135.32m,厚度一般58.5m,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该层厚度小,补给条件一般,岩溶裂隙发育中等,富水性中等,含岩溶裂隙承压水。   (2)太原组上段L8灰岩含水层   C3L8灰岩含水层位于二1煤层下,一般间距20~35m,因断层影响,间距最小值出现在76-4(8.25m)、76补4(5.38m)两个孤立点位,C3L8灰岩厚度一般3.5~5.5m,属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由于其厚度小,补给条件差,以静储量为主,本区揭露该层的钻孔,无一孔发生漏水,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弱,含岩溶裂隙承压水。   (3)二1煤层上60m砂岩含水层   该层由二1煤层上60m范围内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其中以S10为主,厚度1.5~28.6m,一般厚度8.4m,是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很弱,一般与其它含水层无水力联系,采掘揭露时均为滴水或淋水,并很快自行干枯,因此对开采无影响。   2.3 隔水层   第三系底部粘土岩隔水层,分布广,厚度均匀,能有效阻隔第三系李岩中裂隙水和第四系沙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向下渗透。   C3L8灰岩含水层与二1煤层一般间距20~35m,由砂岩和砂质泥岩、泥岩组成,砂岩含水性差,砂质泥岩和泥岩隔水性良好,正常情况下,可以起到隔水作用。   C3t中段沙泥岩互层,隔水性良好,正常情况下,可以起到阻隔太灰上、下段两水层的水力联系作用。   C2b铝土质泥岩厚度一般10m以上,泥质成分高,隔水性良好,正常情况下能有阻隔O2f灰岩水向矿井充水。   2.4 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及断层导水性   (1)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各含水层间因具有相对稳定的隔水层,越流补给量小。从历年来已开采区的出水点资料看,二1煤层顶、底板砂岩和灰岩含水层出水点,出水持续时间都不太长,并自行疏干。由此说明在无断层影响下,区内C3L8、C3L2和O2f间屋水力联系。   (2)断层导水性评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