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于鄢補充講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鄭伯克段于鄢補充講義

97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國文補充講義 目 錄 鄭伯克段于鄢 補充講義 1 燭之武退秦師 補充講義 6 范進中舉 補充講義 17 始得西山宴遊記 補充講義 22 虬髯客傳 補充講義 30 前赤壁賦 補充講義 41 秋聲賦 補充講義 52 墨子選—公輸 補充講義 55 賣柑者言 補充講義 59 唐詩選 補充講義 66 晚遊六橋待月記 補充講義 83 紀水沙連 補充講義 94 《大勝戰》第六、七篇-國學知識彙要 補充講義 98 測驗習題詳解 125 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國文考試範圍 133 鄭伯克段于鄢 補充講義 一、國概論述-春秋與左傳 *《春秋經》 體例: 編年 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各國史事 起迄: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14年,共12君242年 ( )史之祖 特色:孔子作《春秋》,所用筆法,字句簡而用意深,對其時人物史實,或褒或貶,或表示某種用意,每隱於一字之間,固頗為難解「微言大義,記事簡略」(乃有傳(乃有疏 前人記載: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繁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抑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史記孔子世家:「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秋,……,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撥亂反之正,莫近於春秋。」 孟子:「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左傳》 作者:相傳是春秋時太史( )撰。 記載時間: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27年,凡12公(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255年。 成書目的:本書據春秋所記而為之傳,以明孔子並非空言立說。 別稱:春秋左氏傳、( )。(《國語》為「春秋外傳」) 體例:( )史,以( )為中心,旁及各國諸史。 特色:長於( )。 風格: 晉?范寧:「左傳艷而富,其失也巫;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榖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韓愈?進學解:「春秋謹嚴,左傳浮誇。」 價值: 漢之馬、班,唐之韓、柳皆受其沾溉。 不僅是史學上重要的典籍,在文學上影響亦十分深遠。 傳注: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春秋三傳比較 書 名 作 者 內 容 解 經 性 質 經學類別 價 值 左氏傳 相傳為秋時魯太史左丘明;戰國初年作品 以記春秋的史事為主 以記史事為主 古文經 司馬遷撰寫史記重要參考資料 兼具史學、文學價值 公羊傳 戰國齊人公羊高所傳 長於訓詁,以解春秋經為主,多釋義例,少記史事 以釋義例為主 今文經 研究儒家政治學、社會學價值 大一統思想、仁政思想、反侵略思想 榖梁傳 戰國魯人榖梁赤所傳 內容多襲用公羊傳,不如公羊傳豐富,但可互補有無 以釋義例為主 今文經 發明論語中思想 研究古代政治思想不可或缺的材料:君臣觀、夷夏觀、治國觀 和公羊傳互補 ◎《》、《》《》《左氏傳》: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這段闡釋經文的文字,對叔段和莊公都有所責備,說叔段與兄爭國,不像弟弟,所以不稱「弟」;而且莊公和叔段兩人就像兩國的國君對立,所以稱之為「克」。又說莊公被稱為「鄭伯」,乃是譏刺他對弟弟沒有盡到教導的責任,指出這個事件根本就是出自莊公的本心;而不說共叔段「出奔」,也是責難莊公的意思。 三、重要字義辨析 (一)亟、極、殛 形 音 義 例 亟 ㄐㄧˊ 敏疾。 「亟,敏疾也。」(說文) 急迫。 「經始勿亟,庶民子來。」(〈詩?大雅?靈臺〉) ㄑㄧˋ 屢次。 「亟請於武公。」(〈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極 ㄐㄧˊ 頂點。 登峰造極。 到達。 「崧高維嶽,駿極于天。」(〈詩?大雅?崧高〉) 窮盡。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文天祥〈正氣歌〉) 急。通「亟」。 「出入甚極,莫知其門。」(〈荀子賦〉) 天文學名詞。 北極。 殛 ㄐㄧˊ 誅,殺。 「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二)辟 形 音 義 例 辟 ㄅㄧˋ 法。 「辟,法也。」(〈說文〉) 刑罰。 「錄大辟囚三百餘人。」(歐陽脩〈縱囚論〉) 徵召。 「常稱病家廷,不應州郡辟召。」(〈後漢書?鄭均傳〉) 通「避」。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百沴自辟易。」(文天祥〈正氣歌〉) ㄆㄧˋ 通「闢」,開拓。 「我能為君辟土地。」(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