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节令宋词的审美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首节令宋词的审美透析.doc

三首节令宋词的审美透析   摘要:宋代是雍容的,宋人为人优裕,宋词所表现的人文氛围属厚待且宽松,词人于节令时日自然流露一种豁达情愫,尤于词作中油然而生一种优雅心态,如欧阳修在元宵词中的浪漫情调、苏轼在中秋词中的人伦情怀、李清照在重阳词中的恩爱情感,莫不是受这种时代特征的浸染和感化,变心中节令感遇为爽朗贴切词句,让人产生无限向往和想象,向往和想象那份浪漫、那份纯真和那份甜蜜。   关键词:永叔元宵;东坡中秋;漱玉重阳;审美特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90-03   作者简介:王波平,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一、永叔元宵:浪漫气质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1.寻春不遇之憾   美景不常,韶华易逝,自然之理;佳人难遇,佳期难约,生活之情;人生的许多故事皆产生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凄美和哀婉之中。最妙者,莫若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诗包含两个撩人心魄的情节:一为寻春遇艳,实许多游玩、赏景者之出行初衷或隐情,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戴望舒);一为再寻不遇,好不容易碰上了心仪或眼亮的对象,可惜擦肩而过,凝睇含眸只定格在脑海深处,总想重现那最动人的一幕,“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姜育恒)。寻春不遇的遇合承载了太多的人生体验:在不经意间与至美相遇,然有意去追寻时,却再也不可复得。最痛者,无如陆游的《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此诗醇味如窖藏了四十年的女人红,愈迟愈酽,“翩若惊鸿”的美丽影子,一直定格在四十年前的春波桥下倒照中,已成为一种幻美,一个行将入土的人去凭吊一个香消已久的她,真挚纯情的恍惚已溶进那滴伤心泪中而浸润读者心灵了,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称此诗为“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沈园诗中“惊鸿照影”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一瞬,属历久难忘的痴情记忆,可叹:“曾是”者不可再现,“非复”者无从把握。最仿者,有辛弃疾之《青玉案?元夕》和李清照之《永遇乐》,此三词皆写元宵节,在热闹、风流之时,却有落寂、惆怅之感,诚如守岁之际“除年”,恐惧与愉悦并存、灾难与浪漫同在(像电影泰坦尼克沉没一样)。辛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长街巧遇,也只能是千寻万寻的一种安慰或幻觉;李词中“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中州盛日,那只能是牵肠挂肚的一种遥望或难忘。欧词中“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留下的只能是一份追忆,一份想象,一份沉淀内心的诗意浪漫。   2.含蓄蕴藉之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词清丽婉约,绮思无穷,人生不能两次重复同样的灯光月影,多的是物是人非、旧情难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画,是一副写意画,淡月挂柳枝,伊人影绰约,“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回忆江南之春的旖旎与妩媚,绰约多姿的不仅是山青水秀,更有二十四桥的清丽,依然玉人倚桥,银辉洁白,箫声依稀,婉转悠扬。景,是月下小景,朦胧、浪漫而不失清新,如边城美境一样,所要展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纯粹田园牧歌般,清新且健康、宁静而优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词含蓄蕴藉,空灵澹荡,诗意盎然,激情浪漫,储蕴着太多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轻)。其含蓄蕴藉之意韵,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如此意韵,一似王昌龄与辛渐之情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又似李白与孟浩然之情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江流情深、绵长悠远、浩瀚无际,冰心玉壶、晶莹透明、明澈清空,人物一体、情景一致、天然浑成,了无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这种含蓄之美,在绘画上有“深山藏古寺”、“十里蛙声出山涧”之妙,在文学上有“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陆机)之韵,在音乐上有“别有忧愁旧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之音。“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间是黄昏,属诗人吟咏的时段,地点在柳林,是诗歌诞生的温床。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朦胧幽约、清丽柔美,“月”成为爱情的见证,是美好的象征,“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   二、东坡中秋:人伦关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